2018年7月1日,星期日。主持与口才。滑冰课1小时,练习2.5小时。
2018年7月2日,星期一。外教英语课。课后通电话说她发烧了,搞得我好紧张,后来了解到可能是上课吹空调有点不适,到家后量体温正常。
2018年7月3日,星期二。合唱团集训第一天。
2018年7月4日,星期三。合唱团集训第二天。
2018年7月5日,星期四。合唱团集训第三天。
2018年7月6日,星期五。合唱团集训第四天;合唱团第二轮选拔。
合唱团选拔落选后的反思:忙了一周,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周五返回武汉,约着XY妈妈一起去接孩子们。如上次一样忐忑地站在教室等孩子们考评完。晚上收到第二轮选拔的结果后,虽然难受,但我清楚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这是米在合唱团的第三个年头了,这学期明显状态退步,平时回课不积极,回课质量也不高,基本没有得过A,平时在家偶尔听她随口唱,但很少唱得完整。老师对回课的评价是音准、节奏不好,要求多听多模唱练习。转达了老师的要求后,仍未见她在家主动去听,去琢磨。作为家长,看在眼里,但因为音乐素养匮乏,无计可施。结果出来后,老师还专门发来消息进行说明,明确米不够努力,考核中音准和状态都不好。事后,找机会和米聊了几次,她都说是自己紧张了,没发挥好,但始终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对细节,如音准、节奏自我要求不高导致的。钢琴学习,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瓶颈期。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真是令我苦恼,而无计可施。
第二天和米沟通,是否还看演出,米结果很镇静地说:去,是我们合唱团嘛!真好!说明孩子还是有集体意识的,和合唱团以及合唱团的老师们的感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随后,我依次和亲朋好友进行了沟通,两个目的,一说明情况,二继续邀请他们观看15号的演出。
2018年7月7日,星期六。今天和教练约了一节游泳课。教练指出米的蛙泳基本过关,主要对米自由泳的摆臂进行了纠正。后游说米做了几次测试:先坚持自由泳到自己的最大程度后改蛙泳50米,约1分18秒;第二次蛙泳50米,1分14秒;第三次仰泳,2分25秒。可见。自由泳打腿、摆臂和换气,还需要多加练习。估计自由泳过关,仰泳的速度也很快就可以上来了。
2018年7月流水账关于是否继续主持与口才课:又到了续费的时间了,之前米刚抱怨过,是我引导她参加的主持与口才,并非她情愿的,米爸也认为米并不上心,认为没必要坚持,于是和米确认是否还上;米坚持还要上。米爸说肯定是陈老师又专门夸她了,但其实她并没有多少兴趣。于是,反复和米确认,并声明,既然是米自己要求的,就要好好上,按老师的要求来,不能随自己的心情应付了事。
2018年7月8日,星期日。上午,主持与口才;傍晚,参加外教英语考试。晚上返程了解ZXM同学转学的事情,以后的外教英语也不能一起上了,但主持和口才还是可以一起上。
主持与口才课后的讨论:好久没有带米去上主持与口才课了。课程一开始,孩子们都容易抓住犯错误孩子的错误,比如,没完成作业,迟到了。米一直有这个问题,就是一旦发现别人的错误,就从不迟疑、毫无遗漏地指出来,就我看来,显得不够宽容。米在出发前补了作业,因此作为完成作业的小朋友被陈老师表扬了。课后,陈老师主动在我面前当着小米的面,猛夸一顿小米,夸得我都不好意思听下去了。于是返程路上明确地跟她说:陈老师的溢美之词,是表达老师的善意和祝福,是老师情商高的表现,但切不可当真,人要清醒、客观地看待自己。
2018年7月流水账2018年7月9日,星期一。上午托管班开学。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上午在托管班做手工,晚饭后去游泳近2小时,玩得挺开始,好在其间还是游了8个50米和两个100米。
2018年7月11日,星期三。游泳课第二次,下午滑冰课1小时,另练习2.5小时,晚上到玥玥姐姐家,两人又一起玩了好久。
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米突然和我聊到,A同学和她一样都喜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C同学和D同学也不错;B同学总是听,却不表达。
2018年7月13日,星期五。中午回去,亲子读了几篇《人行道的尽头》;提醒英语朗读欠账好多,她笑着说,不是不想读,而是忘了。发现分级阅读的书,对于她似乎是简单了,于是找了本MTH,她一口气读了两章,虽然不少错误,我就当没听出来吧!
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中午和小姐姐一起午餐,下午两个小姐妹一起玩耍,做饼干。晚上回家,自己分三次,钢琴练习30+30+20分钟。
和高老师交流,收获不少,其中有几个观点还是很颠覆我既有的观点的。其一、充分利用收集、了解、争取各种资源,并多方寻觅合适孩子的老师进行陪优,作为家长,时间、精力、金钱上的投入在其次,为了获取相应资源的煞费苦心和用心谋划,恐才是差距所在。其二、对于孩子的无条件的心理支持,坚决尊重和维护孩子。其三、认为家长和老师是博弈关系,而不存在家长弱势老师强势的逻辑前提。
关于第一点,目前我一直还是将重点放在孩子的运动习惯的养成及心理修复和建设上,学习上希望米能尽可能地多阅读,对于如何激发米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仍未找到突破口。和高老师的交流后,需要认真思考陪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了。关于第二点,这恐怕是一直以来母女关系的软肋。与别的家长关系处理上,我的本能反应是,与担心孩子受委屈、吃亏比起来,更担心孩子惹事。因此,在维护孩子的利益上,总是反应慢了几拍,这种累积也伤害到孩子和我之间的信任关系。当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米特别容易激动;换个角度想想,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连自己最亲的唯一能支持自己的人都不支持自己时,米觉得特别孤立无援,因而心里特别脆弱,而外在表现又特别激动,就情有可原;了?关于第三点,作为家长都知道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当然也害怕得罪老师。但高老师说的博弈,和筠j姐说的,既要支持老师的工作,也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帮助老师成长,为孩子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生态,其实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要主动出击,为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环境,帮助孩子争取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
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上午主持与口才1小时,下午,宋庆龄故居打卡;晚上,Tian Kong少儿合唱团音乐会。钢琴练习20分钟。
合唱团演出有感:我们早早到了音乐厅,因为要取票,要从同学妈妈那买的票等着交接,还有把票分发给朋友。到了音乐厅,米就开始一边 笑着,一边兴奋地反复唠叨着我好伤感之类的话。我说,“你很难过吗?”“有点,我就是想说说。”“没关系!你想说就说吧!这很正常!”米手里拿着谱夹,念叨着她的参加演出的同学。她提出带上谱夹时,我和米爸就知道了米的小心思,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作为家长,唯有理解和体谅。在音乐厅外的广场上胡乱逛了一会之后,我说:“现在离开演还有好一会,你今天的计划一项都还没有干。”过了一会,米主动过来,要求录英语。她似乎心情还是比较澎湃,我指着音乐厅,语气很重地说:“那——与你没关系了,你需要静下来干点正事。”找了一个地方,米开始录英语,录了一章神奇树屋。考虑到此时让她心静下来,确实勉为其难。就到音乐厅大门等着取票。米主动和遇到的同学及同学妈妈打招呼,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自然。这点挺好!
观演期间,我突然问了自己几个问题:1、如果此时米站在台上我的心情和我现在的心情会有什么不同?2、我们参加合唱团的目的是什么?
站在台上几十分钟,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演出结束后呢?孩子还是需要新的目标促发自己继续前行。过去十几天的集训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站在台上的孩子体验到了很多了,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们自知,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收获,也都是他们宝贵的财富。那米呢?我相信她也有自己的感悟吧!而这种感悟,可能也是站在台上的孩子不一定能体会到的。尽管不同,她也会有收获,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能调整好心态,找好目标,继续往前。合唱的路还很远,希望她能一直有进步,这也许才是更持久的、更有意义的目标。
当初为了激发米对合唱的兴趣,曾跟她说,希望有一天你也能站上这样的舞台。米坚持了两年半,就是一直冲着这个梦想。但到了今天,这个梦想还能继续支撑着孩子走下去吗?扪心自问,我觉得:恐怕还不够!望着台上有几个孩子那投入的姿态和表情,我也被感染了!那是在享受合唱的状态呀!如果米依然喜爱合唱,依然希望能把歌唱好,那就好!即使慢点,也没关系吧?!
这几天找了两首歌,《学音乐的都是好孩子》和《妈妈明天还要练琴吗?》让她好好感受一下,学习音乐的意义,也就是坚持的意义;所有学音乐的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概莫能外,唯有坚持!
散场小插曲:音乐会散场了,按照惯例,可以在门口领冰淇淋。和米碰头后母女俩就随着人流排队领冰淇淋。快到冰柜时,我突然发现一大队人直接从冰柜的后面插队挤到了冰柜的侧面,队伍明显急躁、拥挤起来。我赶紧叮嘱米说:我们不急,不挤啊!米前面的人墙还在继续从侧面涌过来,我不自觉地抬起了双臂,护在米的两侧,停留在原地。心里想着,接受了一晚上的艺术熏陶,可不要一下子又打回原形,于是我继续念叨着:“我们不急,多等一会不要紧。”这时我左后方的妈妈突然发话:“干嘛挤我家娃!”然后一只手伸到了米和站在米左后方的她家小女儿之间。按照我一贯的作风,我肯定会轻声说:“没有呀!我家孩子一直站在原地,没有挤任何人呀!”但这一次,我突然想到了高老师的立场,于是掷地有声地大声说道:“我家孩子在你家孩子前面,怎么可能挤你家孩子?”这个家长明显心虚,声音明显比之前弱了些:“她往旁边挤的。”我立即意识到,这个妈妈是心急,小女儿在最前面,大儿子在其后,她自己在最后面,而小女儿面前不断有插队的大人从她前面涌过,而小米站在她的右前侧,也因为从左侧不断涌来的大人好一会没动,正好也挡在了她前进的方向。这个妈妈肯定是心急,于是就把怨气发在挡住前进道路上最弱的一个人的身上。在一个周围全部是陌生人的环境中,妈妈是孩子唯一的依靠,是安全感的来源,我想起了高老师的观点,于是挺了挺两只一直前举着的胳膊,我理直气壮地又大声说道:“我两只胳膊一直围着我家孩子着了,怎么会挤你家孩子!”“你两个孩子,护好!”我又补了一句,其实我的潜台词是:你护犊心切,本可以理解,但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可以欺负别人家小孩子!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我的行为也似乎过于夸张了,但因为很少这样站在米的角度维护她,事后我还是很开心自己干了一件以前肯定会认为“出格”的事,从被动辩护到主动维权。
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8点前起床,上午滑冰集训。9点就到了,练习半小时后开始上课,1小时冰上1小时陆上,后又练习了1小时。第一天集训,米反馈累坏了,赶紧把游泳课延后,这两周专心滑冰集训,希望能坚持到底。晚上分三次练琴约1个半小时,据说能弹八度了。
2018年7月17日,星期二。8点前起床,上午滑冰集训。
2018年7月流水账 2018年7月流水账 累坏了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8点40分出门,上午滑冰集训,因设备故障,未进行冰上训练。制作完成古丽捕梦网。
2018年7月19日,星期四。中午亲子阅读了一会英语;下午,英语朗读补了六篇,钢琴练习一小时;晚上会友,收到一支正姿笔、手帐。德国带回的乐高的新书包,米很满意。
2018年7月流水账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上午滑冰集训,上课和练习各两个半小时,据米爸说,今天摔了几跤;下午四点钢琴课一节;晚上打击音乐会,早早赶到音乐厅,在旁边的咖啡厅看了一会《霍比特人》。
十点半到家后米主动汇报:汤老师说,今年十一月份开始学八级曲子,明年三月考八级;还说,我基本练习、练习曲没问题,乐曲有点小问题,复调会有点棘手,不会很顺利。过去的一年,小米弹琴的状态很不好,陪练课也停了,弹琴能逃就逃。但听老师这么一说,虽然进步小,但还是有进步。反思总结:一、考级、表演这些形式确实能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不能完全依靠它,也无需排斥它。如给孩子压力过大,家长应及时缓一缓,松一松;但如果孩子缺乏练琴动力,恐怕还得用这些手段促一促。二、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家长对孩子的状态无论有多么不满意,家长不轻言放弃。只要孩子不放弃,就有希望,家长可以把标准、期望放低点,再放低点。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打击乐夏令营第一天。
晚上到家,韩式计划表已到家,米兴致很高,粘贴好后当即登录上当晚的计划。PDCA,希望她能一直坚持下去,加油!
2018年7月流水账2018年7月21-22日,星期日。打击乐夏令营第二天。两天的活动,米很开心。
晚上继续完成计划表,当天补了9篇英语录音。钢琴练习坚持1小时。
从音乐厅出来米告诉我一个八卦:“坐在我后面的那个高个男生,也是合唱团的,是三级班的。他去年和今年都来音乐厅表演了。你知道那个站在头排中间的胖丫头是谁吗?就是那个你说她状态很投入,很有感染力的女孩。她是田晓宝的女儿!钢琴伴奏邓畅是她妈妈。”“那个孩子唱得真好!她旁边的那个瘦女孩唱得也好!”“是的。她们两个人是唱得最好的,所以她们私下里都把对方作为竞争对手,暗暗使劲。”这时米爸插嘴进来:“她的音准特别好!”“她的声音可以唱好高呢!”米补了一句。
2018年7月23日,星期一。滑冰集训第五天,从早上9点半一直呆到下午4点。晚上钢琴练习坚持1小时。
米在滑冰场认识了一个好朋友,静静,再读初一,是个善良的孩子。晚上,米突然问我,“几年前九寨沟发生的地震严不严重?”“还好吧!”“静静有个同学,是学霸。那次地震,就她一个人回来了。”“是不是因为地震,她们乘坐的车辆出问题了?”“是的,她爸爸在最后一刻把她从车里推初去了!”“-----那个女孩多难呀!”“是呀!从九寨沟回来后的数学考试才考了七十多分,她可是数学课代表呀!”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滑冰集训第六天,从早上9点半(迟到5分钟)到晚上6点,其间还观看了来自美国的小朋友的表演,累计6.5小时。
晚上英语朗读,米说上一本MTH已经读完了,当我帮她上传群的时候发现书名叫Stage Fright on a Summer Night,但有一处写的Stage Fight on a Summer Night,于是问米,米答:就是站在舞台上很紧张。"喔,stage我明白,fright我明白,但stage fright 我一下子还没明白。”米连忙接话:“之前,我还把它读成了fight,我也是读到第五章,读到这一句‘我很紧张’,我才明白的。” “这样挺好呀!这本来就是学习新词语的一种通用办法。”其实,米英语朗读一直以来,我还是担心,她囫囵吞枣地方式,书读了,但不认识的词、不会读的词、不懂的句子,也就这么糊弄过去了。但想到阅读的兴趣是第一位的,我也就不干预了。我还顺便肯定小米说;“还有朗读前先看一遍这样的习惯也很好哟!”“那是因为你不在我旁边。”确实,之前米朗读时,我在她的旁边,发现她读错的单词,就老憋不住打断她,指出来,结果往往是米非常不开心,发脾气,甚至扬言不读了。近来,都是她自己关着门录音,我完全不管,结果她录音的积极性很高,眼看着累积的“高额”欠账马上就要还清了。
父女俩谈得不亦乐乎,我突然听到米冒出一句“智商欠费”。唉,现在的网络语言,把人都带坏了!
听说有一个13岁的参加美国国家队的女孩4点半要来练习,米要求观摩,一直待到了6点。回来后又和聊了一会八卦:“女孩今年13岁,中国人,不过在美国长大,是美国国家队的,达到专业二、三级,在练习转身两周半。还是梅教练也是花样二、三级,你知道梅教练是怎么看那个女孩的吗?哈哈,是这样的(一幅质疑的神情)。昨天,她4点半来的,我已经走了。听说她还拿着翻译软件和她交流。”“那你可以主动和她交流,帮她翻译呀!”“昨天大家都围着她,但今天没人找她了,她也没有理大家,一心练习去了。”“喔,原来如此。”“你知道小鱼儿吗?我刚加了她的电话手表。她可厉害了!她8岁,马上要考花三。她今天教了我一个花三的动作,我还做不好。”“那很正常呀!练习多了,就做好了。花一的动作,你学得怎么样呢?”“还差一个动作,就都学完了。”“好呀!”
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今天体力不支,在家休息。把欠账的英语朗读都完成了。
临睡前,米提出来让我陪睡,又说:等等!我来清理一下,我床上一地狼藉,我和米爸瞬即齐赞赏:“‘一地狼藉’用得好!”
躺在床上,我故意挑起了话题:“你昨天问我1后面5个零用英语怎么说,真是让我汗颜呀!”“呵呵,10万。”你可不是1年级的宝宝,而是四年级的小朋友哟!”点到即止,可其实在我心里,我一直在想:当我告诉她是one hundred thousand之后,她是否会举一反三?慢慢来吧!欲速则不达。
2018年7月26日,星期四。滑冰集训第七天,从早上九点半到下午五点二十,其间清冰四十分钟,运动约七小时。
晚上米又嘲笑我五音不全,我专门找到米说:“”我小时候家家一年花在我学习上的也就几十块钱,而你出去旅行一趟就是好几万,妈妈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熏陶呀!”“那爸爸怎么乐感比你好?”“那是因为奶奶喜欢唱歌。但爷爷那时家庭负担重,还要额外负担六个兄弟姐妹,压力很大,哪有心思听到家里唱歌,所以家家即使喜欢,也从不在家唱歌。”米没有作声。
2018年7月27日,星期五。滑冰集训第八天。早上九点半到下午三点,运动约五小时。
看到教练发的视频,果然米爸说的劈叉是个大问题。咨询了梅教练,在家每天练习,20分钟,坚持,一天一点点,就会有进步。
米爸说在钢琴课的路上和米聊过了学会思维风采大赛,最高90多分,最低分40多分,小米是60多分,差距巨大呀!米答应爸爸这个暑假每天学点数学。
米爸还和米聊到了一些旧事,关于脾气的。米说:“是的,这个同学几乎每天都在班上发脾气。”米爸问:“那你呢?”米迟疑了好久说:“一周一次吧。”“那怎么控制自己的脾气呢?”米想了想说:" 少说话!言多必失!"米爸听到这,心里很高兴。
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制作尤克里里。母女俩下午在咖啡店窝了一下午,数学、英语都搞了一会。米捉摸会了尤克里里的调音,也可以弹一点简单的曲子了。
做木工时,正好有5个木工训练营的妈妈们也在上课。休息间隙,妈妈们聊了聊孩子学乐器的事情,有的孩子在学古筝,有的孩子学钢琴的。其中,一位年龄偏大的妈妈,孩子从五岁开始,钢琴一直学到小学毕业,考过了十级,之后虽然不上课了,但是无论是高兴的时候,还是不开心的时候都会选择到钢琴上抒发或宣泄一下情绪,现在时不时会借助电脑编曲软件和钢琴自己编曲。根据自己的经验,她分享了几点看法:走专业路线的孩子凤毛麟角,并且必是有天赋的孩子;普通孩子,能坚持弹下去,就是最大的目标,当初一起起步的六七个家庭,就自己家的孩子坚持下来了;对于“学习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这个妈妈觉得确实无用,但又非常有用,学习艺术的孩子的感官更敏锐,他们建立了一种与这个世界的特殊的连接方式;学钢琴的过程中,有一天孩子会突然开窍了,一首弹了三个月的曲子,突然弹出了味道;很多孩子学习钢琴中途而废,就是因为启蒙遇到一个严格的老师,表现在起步阶段学得慢,后家长和孩子因为常常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选择了半途而废,或者选择换老师,一个老师一个说法,最后也选择了放弃。
回想起曾听说过的关于学钢琴的好处:其一、学会了钢琴,以后学习辛苦了,有烦恼的时候,都可以在钢琴前坐下来,或作为一种调剂,或猛砸一曲宣泄一下情绪;其二、以后看到喜欢的歌曲,从网上下载谱子,就可以自己在钢琴上弹出来;其三、有灵感的时候,可以自己试着创作编曲。这三种情况,似乎与坚持的时间长度也成正相关。对于米,无论她达到那种程度都无所谓,只要坚持到小学毕业,以后的路由她自己决定。
想想小米,学琴已四年了,仍在坚持中。过去的一年颇具疲态,但近一个月有明显的变化。据说,新学的《雷蒙多》,以前学的《Summer》都将作为保留曲目。随着四年级的到来,课业会进一步加重,汤老师关于明年三月份考级的安排,对小米的压力还是不小的,希望能支持着她坚持下去。
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主持与口才课,滑冰课。
“有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以养牛为生的老人,最近老人去世了,给他的三个儿子留下了17头牛的遗产。按照老人的遗嘱,要将这些牛的1/2给大儿子,1/3分给二儿子,1/9分给三儿子。请问如何分配?”这是一道普遍流行的数学题。
解法一: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对于此题的做法是:先去借一头牛,这样牛变成18头,老大分得9头,老二分得6头,老三分得2头。
解法二:
《数学法庭》中的论证方法,是将牛的价值货币化引入,然后通过货币化后的价值来进行分配,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做法为:因为老大多得1/2头牛,老二多得了1/3头牛,老三多得了1/9头牛,而一头牛的市价是10800元,因此,老大应额外支付5400元,老二应额外支付3600元,老三应额外支付1200元。这些钱加起来10200元,应在三个儿子之间平均分配,即各人应得3400元,这样,实际老大应额外拿出2000元,老二应额外拿出200元,老三呢,却应得到2200元。
为什么存在如上不同的解法?分析后,不难看出《数学法庭》的解法引入了一个假设前提。按照1/2,1/3,1/9的分配方式,老人的财产还剩1-1/2-1/3-1/9=1/18没有分配,而这剩余的1/18应该在三个儿子之间平均分配。这样,《数学法庭的》解法才成立。
而第一种解法,看似合理,却也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即老大、老二、老三的分配方式符合老人遗嘱的1/2:1/3:1/9的分配比例要求,但却显然不符合字面1/2、1/3、1/9的分配要求。
因此,个人认为,这道题目是一道老题,但这道题不能作为经典题目、因为本题的出题方式或者设计存在明显的瑕疵,并且是硬伤。要么明确三个儿子按1/2,1/3,1/9分配后剩余部分三个儿子均分,解法见《数学法庭》;要么明确三个儿子按照1/2:1/3:1/9的比例进行分配,见传统解法。
附《数学法庭》相关内容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第五页 第六页晚上米爸带小米参加聚会,米爸的高中同学宋阿姨的女儿今年高考全省前150名内,已被人大国际金融录取;还有三个姐姐都在外校(其中一个和同学出门旅游了未能出席),马上升高三;一个姐姐刚刚被华师一录取了;一个二中的姐姐马上上初三,据说现在老师已经不告诉分数了。参加这种活动很好,都是一些姐姐,会对小米有触动吧!
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这个星期开始,要补上游泳课,并且要在五天内学会从起跳台入水,好参加周六的游泳比赛;还想给她报一期10次课的水彩动漫班。
继《将进酒》之后,米爸开始指导米背《琵琶行》,今天头20句。于是我也从电脑中调出了《琵琶行》,共88句,按这样的进度,至少得5天背完,一边估摸着,无意中扫到那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我情不自禁地惊呼“转轴拨弦是什么意思?”米愣了一下,笑了,“原来是调音呀!”
这段日子,米一直热衷于英语录音,但都要求自己关起门录。我们也尊重她,所以由着她。而她呢?似乎也有一些变化,比如,录音之前会先看半天,估计确认一下生词的情况。今天临睡前,她还要求录一集MTH,我说,好吧!但我要求躺在她旁边。她呢,坚持要求我出去 ,说,我又会挑她读错的。我呢,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纠错,只听;还承诺,如果犯规,就罚我再也不许听米录音;还承诺,背对着她,绝不干扰她,影响她!米这才同意开始。事后想想,曾经开始的英语朗读,其间中断了很久,估计就是我的打断,败坏了孩子阅读的兴趣;这次因老师布置的任务,重启朗读后,也因为我的干扰,其间有一段时间,米欠账好多。而这段日子由于我的退出,米又重拾了兴趣。如果不是自己的执拗,也许可以少走这么一大段弯路呀!
关于弹奏《Summer》:米在练琴,突闻父女俩争论起来,米爸说米有一处弹错了,米坚称自己是对的。于是米爸用手机打开钢琴曲,结果发现,米只弹了第二部分,而第一部分确有一处与第二部分不同,所以与米爸记忆中的弹法不一样,也就是两个人都没有错。但米为什么漏弹第一部分?原来第一部分没有第二部分熟,所以米一直回避弹第一部分。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游泳课,初学起跳台入水,还不得要领。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聊到背诗,米爸戏称:小米是串烧王。提到昨天米居然几次把《琵琶行》与《将进酒》串烧起来,于是出现了:“主人下马客在船,但愿长醉不复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