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指路:雷军年度演讲中的哪些观点,你最感同身受?
小米雷军在他今年的年度演讲中,分享了他过去30年的成长历程,其中有些感悟被广泛传播。
比如:
1、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找个懂的人问问。
2、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的更远。
3、前面内容实在看不懂,跳过去,并不影响学后面的。
4、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5、敢想敢干非常重要,很多事情没有想象得复杂,去试试。.
以上感悟同样可以被运用于我们的工作或学习中,各位大咖老师,你认可这些感悟吗?你对其中哪一条或哪几条感触最深?或者,老师在工作或学习中有没有其他类似的感悟与三茅小伙伴分享?
. 雷军年度演讲中的哪些观点,你最感同身受?】
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摘要:我对雷军演讲中的“敢想敢干非常重要,很多事情没有想象的复杂,去试试。”感同身受,本文通过两个案例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人生需要敢想敢干,不能给自己设限,如果没有我当初的敢想敢干,不夸张的说就没有今天的我。
(一)为自己的幸福拼一把:
当年我做出要考人大MBA的决定,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本科学的是工科,不是人力资源专业,所以要通过读书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第二个原因就是个人原因——为自己的幸福拼一把。
第二个个人原因中报考人大MBA怎么跟“自己幸福”挂钩了呢?原来,彼时我大学毕业工作快4年了,我跟我的男朋友谈恋爱也进入了第四个年头,我们俩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因为我未来公婆是农村的,无法买房,但是我们家也不怎么在意,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我的男友(后来我的先生)认为自己的目前收入太低,不能给我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于是做出了报考人大MBA的决定,一边工作一边复习。
一开始我没觉出什么来,但是随着报名时间的临近,我总觉得如果他考上了,我们分隔两地,很可能我投入的四年恋爱时间就成了真正的“沉默成本”,于是开始反对,但是他仍然坚持,看我们俩相持不下,一起报考的我男友的好友提醒道:“萌萌,干脆你也考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为了我们俩的幸福,于是我决定报考人大MBA,并给我们的公司领导提出来请事假两个月备考的请求,当时我们公司领导了解清楚前因后果之后,很痛快的准了假,让我安心备考。
考完我回到公司继续履职,大家很默契的没有问我考得如何,我也把初试的事情放到一边,没想到我初试的成绩比人大录取线高了两分,于是我要参加复试,一起考的朋友们劝我:“别去了,你这初试成绩太低了,人大1:1.2差额投档,你这初试成绩没优势。”
我:“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我得去。”
就这样,我参加了复试,英语口试的早晨我还在下了雪的过街天桥上摔了一跤,一起复试的朋友看我一瘸一拐的,又给我泼凉水:“你都这样了,还能考吗?”
我指了指近在眼前的人大校园,说道:“马上就到了,肯定要试一把。”
后来的后来,我通过了复试。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的母亲大人劝我不要去:“小J(当时男友,后来的我家先生姓的缩写)考上天大了,你就别去了,你来学费加起来够付房子首付了,这样,你们就不用买房,结婚之后,你先住家里,这样你有收入,也不耽误要小孩。”
我:“我不这样想。如果我没有去读书,我不能保证小J未来变不变心,即便是他不变心,两个人以后结婚很难有共同语言,而且资源、朋友圈也都不一样了,这肯定是婚姻幸福的隐患,我一定去读书。我的学费、生活费不够,您先赞助,工作之后我再还。”
过了母亲大人这一关之后,我去跟公司领导提8月份要离职进京读书的时候,遭到了公司领导们的强烈反对。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自己在董事长办公室里,面对着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董助三位领导时的谈话情境,我:“既然各位领导不同意我离职,当初我请事假,为什么那么痛快的批假?”
董事长:“当时我们也没想到你能考上,就想着让你去撞一下南墙就回头。你现在在公司里发展不错,为什么非要去读这个书?据我所知,你男友考上了,就让他去呗,你们结婚,以后生孩子什么的在你父母身边,还有个照应,公司工作压力不大,也不是不让你结婚生子。”
我就把对我母亲大人的那一套说法又重复了一遍,三位领导都是已婚已育的男领导,相视一眼,董事长:“我明白你的担心了,既然如此,那就工作到8月中旬你再走吧,别8月初了,反正离北京也不远。”
我:“好的,多谢领导关心。”
Tips1:报考人大MBA只是我的一个决定,一旦决定,我便全力以赴的行动,用两个月的备考和复试的敢想敢干达到了考取人大MAB的目标,二十年回首看,如果没有当年的这个决定,我跟先生能不能最后走到一起还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二)不要给自己人生设限:
读人大MBA的我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面临着跟其他应届毕业生不一样的困境:高龄、未婚、未育的大龄职场女青年求职,这个现实及可能造成未来求职路上的困难只在我脑子里转了一转,我并没有长时间的自怨自艾,而是很快地明确了我的求职目标——那就是找一份“可以解决北京户口”的上市公司的工作,如果可以解决户口,专业是否对口、薪水是否丰盈都可以退而求其次,但是年薪底线我给自己提了个要求,第一年的年薪要把两年MBA的学费赚回来。
在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大军里,我的劣势很明显,但是可能有工作经验的加持,再加上我把找工作当做一个“项目”来管理——专业优势助推、既有工作经验及项目管理思想,让我成为找工作时的“面霸”,当时我手里一共拿了三个offer:
1、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北京总部的工作offer,高月薪、高年终奖、福利好——是三个offer中薪资最高的一个、工作地点CBD、美中不足就是无法解决北京户口;
2、北京一家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汇报对象是总经理,专业对口,年薪达标,可以解决北京户口,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有国企工作经验、非上市公司;
3、一家地产集团公司(彼时还没香港上市)北京总部人力资源部offer,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年薪达标,跟我民企工作经验匹配,可惜非上市公司。
户口问题把第一个offer给淘汰了,然后接下来我在2和3之间纠结了半天,虽然这两个offer都不是上市公司,但是胜在可以满足我第一个目标——解决北京户口。
虽然面试的时候感觉国企领导挺和善,但是我还是担心自己的无国企经验进入之后“水土不服”,活不过第一集,于是我就果断地选择了第三个offer。
我是7月1日入职的,入职半个月之后,我所在的公司顺利在香港上市成功——这真的是最理想的结果了,虽然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但是我已经很知足了。
Tips2:在MBA应届毕业时虽然我的劣势很明显,但是我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明确了自己的求职目标,有工作经验的加持,再加上我把找工作当做一个“项目”来管理——专业优势助推、既有工作经验及项目管理思想,让我成为找工作时的“面霸”,继而才有了在几个offer中优中选优的权力。
Tips3:如果我不敢想、不敢干、自我设限,我想当年我也不可能考上人大MBA,或者说即便考上,在求职中可能也跟优秀的公司无缘。现在的我跟当年谈婚论嫁、共同考MBA的男友已经结婚多年,且白手起家在北京买房安家、养育了可爱的儿子,这是我当年做决定的时候副产品,也是之后的N个敢想敢干。到今天,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敢想敢干改变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