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作品到文本,从“思想”到“逻辑”

从作品到文本,从“思想”到“逻辑”

作者: 关邑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5:21 被阅读0次
       我在题目中提到的四个概念,不是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学术概念,而只是我对自己的前后两种认知状态的一个简单概括,这篇文章要探讨的也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我个人关于“阅读”的一些理解。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以“作品”的眼光进行阅读的,换句话说,是“以作品为中心”,甚至是“以作家为中心”。无论是对《左传》的叙事学分析,还是对《庄子》的字句揣摩,抑或是对《杜诗镜诠》中“比兴”和“口吻”的关注,都是在想办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当然,我慢慢也意识到这种“理解”有着不可逾越的阻隔,因为文化观念的差异,更因为人性的深不可测。但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本身的徒劳而放弃努力,因为当我以这样的眼光进行阅读时,往往会看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对《郑伯克段于鄢》进行共时式的事件分类与重组,使我注意到了郑庄公说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在整个叙事结构中的不合理性,并由此进一步猜想可能“黄泉认母”只是郑庄公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对《逍遥游》逐字逐句的细读,使我发现庄子把“鲲鹏之变”的故事讲了两遍,这个发现让我又仔细地把这两处的文字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第一处是为了引出“有待”的观点,第二处是为了表现“小大之辩”的结论;对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中“春山相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一句中“伐木”意象的关注,使我联想到砍柴、烧火、做饭,并由此体会到了诗中的“烟火气”。
    

    然而现在,我对书籍(此处仅限于人文学科类书籍,即“文史哲”)的理解更近乎“文本”,即“以自己为中心”。首先,阅读于我而言的基本意义是“责任”,尤其是对他人的责任。在我看来 责任源于身份,源于身份附带的社会关系。比如 我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肯定是有责任细读那些老师明确指出的“中文系必读书籍”的(如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另外 作为一个有志于 成为一名“有水平”的中学语文老师 的学生,我也有责任为自己将来的学生提供某些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更是“认识”层面的。这两种责任虽然都是责任 但性质有所不同——前者属于“动力因”,只能让我克服自己惫懒的本性去啃文字,而后者属于“目的因”,直接决定了我读书的态度、方法和基础。
    当老师是我很早就有了的想法,为之读书也是自然而然的引申。但之前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一直局限于“思想”,而很少上升到“逻辑”的高度。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看来 “思想”主要是意识层面的“虚拟”,而“逻辑”不仅包括“思想”,还包括对现实层面的“实践”的认识(我称之为“变化”)。“思想”的基础是概念,“变化”的基础则是“事实”(此处的“事实”泛指一切具体的经验,包括小说中虚构的情节),前者主要是哲学研究的范畴,而后者则被历史学重点关注。如《左传》中的“民,神之主也”属于“思想”,而其对城濮之战解释性的描述属于“变化”。当然 无论在文本中,还是现实世界里,这二者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而往往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概念说到底还是来自“事实”,换句话说,概念是“事实”的“隐喻”(如许多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最开始表示的都是具体的事物)。
    然而 我凭什么说 “思想”和“变化”是同质的呢(按照上文的观点,它们均可被理解为“逻辑”)?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都来自于“人”。虽然人性深不可测,“文本意图”难以捉摸,但它终究是来自一类客观的个体,一类共享“理性”的个体——“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切人类的认识(即对知识的理解)都可以被理解为“逻辑”(这里的“逻辑”泛指一切人类的共性,包括情感)的外延。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所有的认识说到底都是同一套话语体系,那我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学那些知识,然后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并最终内化为“认识”(“思想”或“变化”),而不直接去学“逻辑”呢?因为在我看来 “逻辑”就像老子讲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无论我们对知识进行多么深入的理解,也只能得到“认识”,而得不到“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逻辑”,因为事实上我们能隐约感受到在这些“认识”的背后都是某种“因果”关系,而“万物均有根源”正是“逻辑”的体现(虽然这一点被所有人认可,但它不一定就是世界的“本相”,也许有的东西没有“根源”,也许一切都没有“根源”)。因此,假如我们要给学生教“逻辑”的话,那就只能告诉他们“万物均有根源”,除此之外,我们对“逻辑” 或者说我们共同的理性没有任何确定的认知。(当然 “逻辑学”除外,然而有几个中学生愿意认真理解枯燥乏味的数理逻辑呢?)
    因此,我们能做的 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先建立一个知识基础(概念 或者 “事实”),然后通过某些特定的手段,从这个知识基础中抽象出某些“认识”,顺便感悟一下“逻辑”的玄妙与伟大(这些“认识”必定是符合“逻辑”,或者说“合情合理”的,否则便无法为他人所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作品到文本,从“思想”到“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mn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