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177)---唐太宗李世民

【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177)---唐太宗李世民

作者: 中年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23-03-18 00:06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皇帝全传》

作者:善从

内容摘录

唐朝

1、唐太宗李世民档案:

生卒年:公元598~649年

父母:父,高祖李渊;母,窦皇后

后妃:长孙皇后、徐贤妃等

年号:贞观

在位时间:公元 626~649年

谥号:文皇帝

庙号:太宗

陵寝:陕西昭陵

性格:豪爽大度,英明果断

2、唐太宗是唐高祖与窦皇后的二儿子。少年时的李世民聪慧过人,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骑射征战、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很受李渊的喜爱。他为人豪爽大度,临事机敏果断,有远见卓识。唐太宗初露锋芒是在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当时隋炀帝巡视北方边陲,被突厥围困在雁门,形势危急。18岁的他应募救援,为屯卫将军云定兴部下。李世民向云定兴将军建议设疑兵,让突厥以为大批救兵已到而解雁门之围。

3、唐朝建立后,高祖坐镇长安,太子李建成辅助高祖处理国家政务。秦王李世民继续领兵出征,为唐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不朽战功,其功勋盖世,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隙。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发生杨文干反叛事,事情牵连太子建成。高祖派世民率兵平叛,允诺事后立他为皇太子。李世民很快平定了杨文干的叛乱。高祖却在元吉和嫔妃请求与封德彝的解释下改变了主意,不追究建成的责任,只惩处了东宫和秦王府的僚属。看来高祖在选立接班人时摇摆不定,这只能使两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更加惨烈。

4、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夏,突厥犯边,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和骁将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除掉秦王。李世民眼看形势危急,又听说建成将在为元吉饯行时将暗害自己,遂密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密谋发动政变。李世民先发制人,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决定次日诘问。第二天,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伏兵玄武门(宫城北门),杀死建成、元吉。随后,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带甲进宫报告李渊。当时李渊与裴寂在宫中海池泛舟,闻报非常惊讶。但事已至此,只好下手敕,让诸军并听秦王处分。玄武门之变三天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于八月传位给他。

5、唐太宗经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他深刻地认识到能够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因而贞观大治就是唐太宗亲手缔造出来的一个千古治世的典范。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贞观大治的话,那就是内外和安。

6、唐太宗还通过和亲政策来加强唐朝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和团结,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于吐蕃的和亲。吐蕃是现代藏族的祖先。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进入吐蕃后,带去了汉族人民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7、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又患风疾。由于疾病缠身,久病不愈,太宗开始迷恋上了方士炼制的金石丹药。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因金石丹药服用过多,中毒暴亡,享年52岁,死后葬于昭陵。太宗曾经在临死前把积极支持李治做太子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叫到床前,托以后事,心里始终还是对李治放心不下。唐太宗终其一生来说,是个圣主贤君。他时时以隋为鉴,注意善始善终。太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谓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摘录】中国皇帝全传(177)---唐太宗李世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mv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