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卡洛·金茨堡;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00页,252000字;阅读时长:5小时01分
2022年第13本。
读了共7天,累计5个小时,感受就是三个字“看不懂”。
也不能说完全看不懂吧,
主人公(一个生活在16世纪意大利的农场主),会读书,会写字,通过几本书思考了关于宇宙的起源,关于上帝、圣灵、圣子,宗教教义等思考,被宗教法庭细细审判,N年的审判,十几年内两次入狱服刑,相信自己脑海里的世界观。虽然逻辑不太自洽,辩思也经不住审判中详细的问询,但坚忍不拔,勇气可嘉。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全部感想了。
这部被赞赏无数的微观史的开山之作,真的是get不到。
阅读过程其实挺难受的,没有酣畅淋漓,没有直呼过瘾,也没有思考和反省,反而是总惦念着剩余的百分比,度日一年一样的读完。
觉得难读,大概有两个原因:
1、我对宗教的理解几乎为零
这本书就是完完全全的宗教背景、宗教故事,审判的章节里,有及大量对经文、宗教故事的解释和分析。字认识,但是提及的人都不认识,别说消化吸收再思考了,连看明白都还差着好远。
2、没兴趣
不能把我的理解不到位都归咎于自己宗教知识了解不够,我想更多的是,我好像根本就没兴趣了解。没兴趣,也不好奇,就使得整个过程中,对未知领域的内容完全无感。
收获:不想读就不读。
这是本和朋友相约读的书,总觉得自己没看完就弃读不是很合适。
而且在看的过程中,本书之前的赞誉加持,总给我一种后半部分肯定会有精彩分析,有转折,有升华。只要我跟着作者的思路看下去,肯定能有所思考和收获。
然而,并没有。后面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注释,注释写的很详细,理应是正文非常好的补充,但我看到时,反而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看完这本书了。
现在细想,其实听浪费时间和情绪的。真没必要为了大家都说好,自己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书耗费5个小时,更别说期间N次勉强不乐意的情绪感受。
其实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打算弃读了,期间溜号看了好几本别的书。每次返回来看,总觉得已经看了那么多,要不咬牙再看看吧。沉没成本太高,以至于就一直持续投入在我看来没必要再继续下去的时间。
没有纸笔笔记。
读书者的权利,再发一次。
读者权利十条
第一条不读的权利
第二条 跳读的权利
第三条 不读完的权利
第四条 重读的权利
第五条 读不择书的权利
第六条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第七条 读不择地的权利
第八条 随意选读的权利
第九条 朗读的权利
第十条 默读的权利
——尼埃尔·佩纳克在《宛如一部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