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的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等各种自媒体平台上,都可以看到两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事故。
第一个是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根据警方官方公布来看,这名司机是因生活不易、对自家的自管公房的拆迁问题心生不满,从而喝酒后蓄意驾车冲进湖中,典型的蓄意报复社会行为。
第二个是河南平顶山某考场一女生因为自己没有考好,压力太大,需要发泄,从而连撕两位同学的答题卡。
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当事人因自己不好过,也不让别人好过的不合理认知。诚然,生活不易,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理由。
我今天不想谴责这两个个体行为,因为谴责他们的人已经足够多了,再说,光谴责意义不大,我们每个人看到这些事件的发生后,除了谴责当事人以外,反思一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能让这个社会不再出现更多类似悲剧事件。
我想说说,这些行为发生背后隐藏了些什么问题?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些事情来?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我们说的心理问题,不是说那些已经很严重的达到了心理异常程度,而是说的类似于的亚健康状态。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理异常,通常说的是出现很严重的精神障碍、神经症之类的。而我们说的心理问题,是指一个人心理正常下,出现了不健康状态。
比如说,当遇到工作压力巨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出现焦虑、失眠、社会交往障碍等现象,这就是出现了一些心理不健康状态。
很多人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抗一抗就过去了。但是如果心理健康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就会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情绪的自控能力下降,从而使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最后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做出无法挽回的损害性行为。
近期发生的多起中小学生因各种原因跳楼自杀事件,还有那部非常火的《隐秘的角落》,反映的都是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如此普遍地存在在我们身上,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甚至绝大部分人都毫无觉察,这就是我们关于自身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现状。
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或者害怕出现问题,就会很有意识地去医院进行体检,然而,我们的心理方面,主动并定期前往咨询中心或者医院进行心理体检的,又有多少比例?这个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了。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学习方面压力越来越巨大,能感受到深深压力的,不再仅仅是都市白领专有了,现在的孩子们都已经普遍存在着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从小就经历着来自家庭方面的不理解、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来自自身成长所带来的的各种生理心理矛盾,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心理出现扭曲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心理咨询是迫切需要的,一方面,个体对心理咨询意识超级薄弱,这就是我们国家心理咨询在微观层面的现状。
另外,从整个心理咨询行业状态宏观层面来看,整个国家对于心理咨询方面的重视度也需要迫切提升。
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心理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
反观中国,心理咨询的模式没有被中国市场广泛接受。就目前而言,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1000: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计算的话,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47.6万的缺口。
期待我们国家的心理咨询也能像心理咨询行业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一样,民众有心理健康意识,并且接受心理咨询就像去个诊所打个针买个药那么简单易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