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

作者: 万能冲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22:00 被阅读0次

    立枯病又称“死苗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发病中无絮状白霉、植株得病过程中不倒伏。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或寄主病残体上越冬,混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堆肥,比如牛粪病菌通过雨水、流水、沾有带菌土壤的农具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从幼苗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

    病菌生长适温为17-28℃,l2℃以下或30℃以上病菌生长受到抑制,故苗床温度较高,幼苗徒长时发病重。土壤湿度偏高,土质粘重以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植株抗病能力弱,也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能受害,一般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多在苗期床温较高或育苗后期发生、阴雨多湿、土壤过黏、重茬发病重。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发病症状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

    立枯病与猝倒病

    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产生絮状白霉、倒伏过程较快,主要危害苗基部和茎部;

    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发病中无絮状白霉、植株得病过程中不倒伏。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600倍液,或哈茨木霉菌,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枯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o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