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作者: 见山闻道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21:12 被阅读0次

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从去年开始,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去年读的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今年读的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

虽然算是两次读书交流会,但是形式却是不一样。

读《新教育之梦》的时候,更多的想让老师们更深入的了解新教育,所以在读之前提前安排了读书任务,每个人从新教育十大行动和十新中选取一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自己对新教育的理解,说是读书交流会,其实更多是读书分享,却是没交流。

读《爱心与教育》的时候,采取的是“读、思、评”的形式,老师们自由读自己喜欢的章节,然后谈自己的反思认识,再就是老师们评价自己听后的感想,这已经有了一点点交流的雏形,也许这其实就是对话的雏形。

很显然,这两次读书交流都不能称之为“理想的读书会”,怎么算是“理想的读书会呢”?有人说:如今的读书会,早已不局限于一批同好的“围炉读书”,它开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是一批志趣相投者的“头脑风暴”,思想的碰撞与沟通;是人们走出“书斋”的一次次文化行走;是“没有围墙的大学”,通过各种阅读讲座向社会启蒙……

那到底什么是“理想的读书会”呢?

其实仔细思考作业三个问题的本质,应该就是读什么、为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而什么是“理想的读书会”其实就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那么读书会的目的就达到了。

理想的读书会应该读什么?对于教师来说,当然是经典的书、专业的书,有人说:宝贵的时间用来读最有价值的书,教育经典或者真正的名家写的书是首选。经典虽然不太好懂,但直抵本质,揭示规律,历久弥新。关于怎么读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怎么搭建让书成为参与者“对话”的桥梁。

我们不会强求参与者都能通过读书会学到什么,正如一千多年前,面对黄河的浩瀚涛涛,李白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王之涣则反其道行之,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相反的视角和走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如此一来,深入读书是一个人反对思维被同质化最好的盾牌。

其实通过读书反思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样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果我们盲目的去追求一种颜色的时候,我们丢失的是五彩缤纷。

对老师们来说,理想读书会有什么价值呢?这涉及到“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组织“读书会”,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一能完善教师教育理论。“读书会”是理论学习的突破口,通过学习,积累知识,更新理念。教师读书会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形式,在教师读书会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也成为读书会所有内容的重中之重。基于教师成员的知识与学习需求,开展主题阅读等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专业知识,增添他们的陈述性知识、自动化技能和策略性知识,而且能够发展教师共同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继而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效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

二能减轻教师职业倦怠。近年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教师读书会更是在发展潮流中大放异彩。教师在参与读书会的过程中,追求教师共同体的共同愿景,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热爱与共同体成员分享读书的体验与教学的经历,在成员之间的多维对话与交往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感与进步感,这为教师的职业生涯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仅如此,教师们将读书会中所吸纳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到个体的教学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此来抵抗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期”,是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渠道。

三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读书会的产生与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们在参与读书会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都能持续发挥作用。通过读书会的四大主题活动,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强调群体被动专业化的“组织发展阶段”到强调个体主动发展的“专业发展阶段”的转变。教师个人在学习共同体中,凭借团体的力量,促进自我完善,形成终身学习、教育科研等多种能力,最终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关于如何构建的策略,其实就是怎么读的问题,就是怎么通过读书会让参与者碰撞出火花,搭建起对话的桥梁。

郝晓东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教师读书会的有效运行策略》中对于“读书会办不好的十大原因”、“办好读书会的十个要素”以及“组织读书会六大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组织前,需要有准备工作,心理的准备、人数的确立、书目的准备、预习任务的准备、场地的准备、主持人的确定、流程的规范、课表的协调……,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安排好、协调好。

过程中,郝老师提出,“现场朗读非常重要”,确实如此,通过朗读能更清楚的体会到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在过程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自由的交流、讨论、对话,在这其中,主持人只需要进行适当的时机进行引领即可。

组织后,每次读书会后,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对过程的记录、总结、反思和共读共写,对读书会进行修证、完善,以期下次更精彩。

正如郝老师所说:“读书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成长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大多数读书会要经历五个阶段:形成期、混乱期、规范期、创造期和文化期。”

我们不能一下跨越到文化,但是我们可以制定清晰的规则,然后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 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从去年开始,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去年读的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今年读的...

  • 2019-12-08构建理想读书会 ——《静悄悄的革命》第七次

    第七次作业要求: 认真阅读《论对话》,运用对话理论,写一篇文章《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分为三部分: 一、什么是理想...

  • 【理想国读书会】第2期导读分享活动

    【理想国读书会】第2期导读分享活动 理想国读书会书友@窥视之眸 推荐《洛丽塔》 理想国读书会书友@沙发上睡觉的猫推...

  • 构建理想课堂

    学校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知识传承传递的桥梁,是课程展示的主要平台,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新教育理想课堂有六...

  • 理想型家居的典范!145平简美多色三居人见人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构建出来的模型。 理想型男友,理想型妻子,理想型工作…… 还有,理想型的家。 高颜值 or...

  • 2020-03-26

    构建理想课堂是一线教师的永恒追求。今天天在“新网师云大学公益课程”王辉霞老师就给我们分享了“构建理想课堂思与...

  • 一个都不能少

    构建理想课堂是我们全体姬磨小学老师走进新教育以来的共同追求。构建理想课堂有六个维度,其中之一就是参与度,参...

  • 【iEnglish少年读书会】-构建英语学习新方案

    【iEnglish少年读书会】-构建英语学习新方案,iEnglish少年读书会突破了四大障碍,提出了新的英语学习解...

  • 构建“八字育人理想课堂”

    2021.12.7 构建“八字育人理想课堂” 1.“八字育人理想课堂”内涵 “八字育人理想课堂”是依据习近平主席参...

  • 如何构建理想的高层团队?

    本周二,我顺拜访了我的一位客户L先生,L先生前身为政府官员,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19年调任某国有企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构建理想的读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pl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