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事创作VS软件开发

故事创作VS软件开发

作者: 凡世炼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11:03 被阅读0次

    关于小说写作方法的书籍提到故事模型由冲突、行动、结局构成,冲突由戏剧性的渴望加戏剧性的障碍构成,感情是故事承上启下的连接线,展示是故事的肌肉,让故事更加丰满、生动,变得有血有肉。每个写故事的人都采用这样的公式,把故事大厦构建出来,让故事走进读者眼中,对故事产生心理认同。

    故事的起承转合包含着故事模型这样的套路,这和用软件工程的角度开发软件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软件工程师面对一个项目,会根据需求画出项目流程图,确定初始条件、算法和输出结果,整个流程正好对应故事模型起承转合的流程。

    算法是软件系统开放的灵魂。算法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条件分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可以相互调用嵌套,组成算法模型,然后由计算机编程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规则,开发出相应的软件系统。用户便可以通过系统界面输入一些需求,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

    软件系统开发流程的核心部分是算法,故事的核心部分是渴望、障碍、行动、结局这个顺序结构故事模型,但在整体布局上,故事也可以参考算法结构布局一个个或顺序、或分支、或循环的多个故事模型,让故事更精彩。

    对所有故事来说,情感联系是故事的输入,也是输出,更是小故事模型之间的连接参数,决定着故事的效果。

    在算法中,展示算是后台程序语言呈现的秩序之美,好的程序必然在展示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供其他工程师学习借鉴。展示对于软件系统并不重要,但对小说却很重要,因为它是读者能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小说故事能成功地构建起来的关键。


    总之,作家进行小说创作和工程师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有诸多类似之处。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看似不相关的行业底层却有其共通之处,往往某一领域的专家很快能精通另一个毫无关联的领域,这并非全无道理,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

    作为一个学习过软件工程的人,我能享受算法编程的乐趣,看着自己编写的程序快速给出系统既定目标的结果,有些成就感,但并不能更多领会这领域的魅力,因为它只是一种技能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写小说不同,就算借助这些算法结构,本质上输出的语言、情感和整体呈现都是自己的创造,更值得探索。


    虽然软件工程的系统开发流程可以对故事创作有所借鉴,但是为了经济利益,纯粹从软件系统开发管理角度进行故事创作却与文学创作的理念背道而驰,让我不能苟同。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一个软件系统可以调用无数算法相互连接嵌套而成,只需要做好各类库之间的调用,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一个系统。故事创作也可以像软件系统开发一样,调用几个现有故事模型,更改几个初始参数,构成一个新故事。

    这样项目化管理的故事创作流程和作家进行故事创作的相同点在于双方最终都完成了故事创作,让作者产生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让读者读到一个完整作品。


    不同点则很多。

    第一、效率截然不同。作家为创作一个好的故事,会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体验相关生活,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积累数年后,最终成就一部优秀小说,称得上十年磨一剑。而故事创作的项目化管理则会让故事创作如流水线般高效运转,在熟练工匠的手中甚至几天便能产生数个故事。

    第二、读者体验不同。工匠的项目化制作与作家创作相比就如速食方便面和大餐的区别。好作品对读者来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震撼他们的心灵,指导他们从迷途中返回,指明前行的方向,影响无数人的思想,让人们产生身份认同。而速食作品虽然看上去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套路都是一脉相承,既无新意,更无创新。传达的思想会让读者变得庸俗不堪,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不耐品,久而久之便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了几篇后,便食之无味。这便是作家的艺术创作和工匠的工艺品制作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三、社会价值不同。好作品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能为社会带来光明和希望,速食作品好比环境中的垃圾,长期积累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思想空间便会被垃圾填满、污秽遍地。

    第四、自我提升程度不同。作家通过作品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紧密地连接起来,从中汲取无数养分,为今后创作提供动力;工匠并不注重思想性,更注重经济效益,以致不能到达自己和作品之间相互成就的境界。可以说使用故事创作项目化管理套路对写作者自身的长远发展没有半点好处,完全是走上了歧路。

    走的慢,最终会到达终点;走反了,永远到不了终点。该怎么走,自己心中要有数。

    2021年11月2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创作VS软件开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j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