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可以开发的玉石,而读书,就好比打磨玉石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而孩子读的书多,在一些较难的学习领域,他就会培养出接受的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这是其它任何方法也做不到的事情。多读书的孩子,他的言谈举止会显示出一种气质,读得万卷书,才不会畏手畏脚,胸无点墨。
最是一年春好处 恰逢学生读书时最是一年春好处 恰逢学生读书时
近期,我们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孩子们在十大行动的引领下,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自从“师生共读共写”启动以后,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我在努力地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精彩,创造奇迹。想起来朱教授说过: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也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的确,学校,首先意味着阅读。
最是一年春好处 恰逢学生读书时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阅读出精彩,阅读出智慧,困惑着我,我曾一度认为阅读这种学习是长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效果,无法去测试,所以对于阅读的教学有侧重却也有迷茫,但后来的一件事让我发现,阅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只要你去发现,你就能发现它的精彩之处。
学校“师生共读共写”的活动启动当天,学生们非常兴奋,看到他们一张张激动地小脸,期待的眼神,让我内心也充满希望,会后由于共读书籍没有到位,我便把班里的循环课本科学、美术,还有几份旧学习报,放置在班级的图书角(其实也就是一张旧桌子),告诉学生课下可以去看看书,我以为不会有多少学生去看,没想到下课后,有一小半的学生都在后面,或蹲或坐或站都在后面津津有味的读着,还有两个平时的“大嗓门”居然也在静静的看着报纸,不由让我心中一暖,又一节课的时候,我便布置孩子们都带上一本自己的书,大家共建图书角,一起阅读。果然,大家踊跃参加,课间也在悄然变化着,少了一些大喊大叫,多了一些朗朗书声;少了一些追逐打闹,多了一些端坐读书;少了一些纠纷矛盾,多了一些热烈讨论。
最是一年春好处 恰逢学生读书时入班即静不如入班即阅,阅读使人安静,有一本书吸引着孩子阅读,有一个故事等待着孩子去讲述,有一个秘密等待着他去揭晓,他是多期待多渴望啊,原来孩子们不是闹市区的噪音污染者,而是一个个如饥似渴的阅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