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普明讲堂第十期讲座
5月10日,晚风习习,夜凉如水,为浮华尘世带来了一抹清凉。进得普明精舍,依然是清净的讲堂,熟悉的人影,所不同的是,壁上和桌上的作品。据悉,现场几十幅作品全是真迹,俨然是个小型书画展。不少先行到达的书友,也不安然就坐,纷纷对着它们一顿咔嚓。
一曲处世梵,轻叩心扉。一群书友,如坐虚空。伴随着悟莲主持人温润甜美的声音,讲座在众人的期盼中正式开场。继上一期精彩的《感悟心性——小品中的大世界》,著名艺术家、收藏家王璧老师又带领我们《品味墨象》。
在古代,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了区别于西方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学者刘墨认为:“在绘画之上,有书法;在书法之上,有诗词;在诗词之上,有经史。”因此,中国画的背后是经典,是文化。
那么,如何品鉴一幅中国画?换作以前,根本不会谈及此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于中国的传统语境里。但问题在于,今天所处的环境、生活的方式、视觉的体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时代的我们反而不懂欣赏画中味了。因此,讲座副标题写着“绘画——想说爱你不容易”。
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曾有两次以激进取代原本渐进、温和的发展方式,使得传统文化的生长环境消失殆尽。现代审美追求极致的视觉体验,便是西学东进的成果。王老师出示数幅收藏名作,细细解读东方审美与西方审美的差异。听者眼眸晶亮,时而频频点头,时而若有所思,受益匪浅。
大画尤为讲究细节与综合效果,而小品则以小现大,不能忽视格局。古人论小品“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此乃中国绘画之精粹。
品读一幅画,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看情怀,二看格调,三看心静,四看艺道。经过王老师鞭辟入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解说,书友犹如打开了一扇门,步入前所未有的世界。以前欣赏一幅画,判断好坏的标准仅看画得是否逼真。而今再看眼前墨象,已能微微领略淡然写意之画风,高雅出世之情怀,顿觉相识恨晚。
王老师还说,一位友人曾花费巨金,收藏数位大家名作,成果颇丰。然而他并没有更加快乐,反而压力巨大,害怕失去,痛苦不堪。最后,传世名作悉数锁进了银行保险柜,以求安心。相比之下,王老师更加自在,更加幸福,藏品尽皆置于家中,可供随时品鉴。
诚然,能够拥有是一件幸事,但若因此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却又得不偿失。故古人有云:“人实役物,非物役人,绘事娱己,不可娱人。”王璧老师超然物外的境界,已然心无挂碍,不役于物。
还有收藏家不惜卖名作换大房,而他视藏品如亲生子女,浑不在意空间大小,只需一桌,一床,足可安睡。小品捧手一观,品鉴画里画外,便是一种高雅,一种享受。当他得知收藏大家王季迁子女竟为巨额遗产争夺不休时,却又考虑临终之前送出所有藏品。
岁月与驰,人生如寄,所拥有的一切,亦是雪泥鸿爪。但在这梦幻泡影的世间,仍有境界的不同。大漠长空之旷远,山光水色之凄迷,是自然境界的不同;碌碌红尘之凡夫,高蹈出尘之异士,是人生境界的不同。
提问环节亦是精彩纷呈。有人请教如何引导孩子学画,有人求解如何引导老人学画,有人追求提升书画鉴赏水平之道,有人困惑雅俗之界线……王老师知无不言,言简意赅,提问者皆是欢喜信受。更惊喜的是,还有极其殊胜的《金刚经》抄本作为奖品,王老师亲笔签名!
光阴如流,夜色已深。讲座接近尾声,王老师则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带领众书友共同品味古香古色的作品。其通俗易懂的赏析,更让书友茅塞顿开。即便讲座已经正式结束,不少书友仍然逗留原地,毫无归意。
过去回不去,我们也无需吊古伤怀。更重要的是,可以于众人熙攘往来之外,寻方隅院落,了解中国艺术最精粹的文化,体味悠然自得的禅意生活。美好时光均在诗与画的世界中渡过,如饮清茶,平淡且诗意着。下期《书法》讲座,我们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