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但是我也会出现思想空白枯竭的时候,那时我就会思考一个问题,那些大家的作品到底来自于什么?
余华的《活着》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是因为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那首歌深深发动了他,他才决定写下这样的一篇小说,也就是说,一部好的作品往往会来自于一个情结,一个挥之不去的核。
当我意识到自己写不出来内容的时候,我知道,是我闭上了眼睛塞上了耳朵,我不再去捕捉生活当中的细节,也不再从表象深度挖掘,我对世界感知的触角变得迟钝。
然而,一个好的作家往往是敏感的。现实中以及他通过眼睛、耳朵、舌头身体接受到的信息落到自己的心灵里,会产生比普通人更大的涟漪,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快乐,光明和黑暗。所以要想写出来更多更有质量的内容,就需要接触生活,甚至接触一些极端的生活。
阅读、理解、长见识,增加自己心灵的这个湖泊,只有心里这滩水越来越大,掉进来一块儿小石头才会激起很大的涟漪。保持身心的开放,不要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要说我依旧敏感,依旧可以受伤,依旧可以变得鲜血淋漓,这样才是一个好的写作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