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画画群里又起波澜……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能量场,每个群有每个群的能量场,这些,做为采编记者的我,在几十个郁金香群里,对于这些味道,一点也不陌生。
谁的能量高?谁的能量低?谁的爱无条件?谁的爱有条件?群里气氛是轻松还是紧张?一闻便知。界限感,对方有没有?懂不懂?
于是,我果断决定,我来做这个画画群群主,尽管,仍然引来很多质疑和不理解。再次让我懂得,一个人做事情,不能光靠激情,能量层次和方式方法也非常重要。

撤出画画群,却发现潍坊一群刚进来的新人口口声声闹自杀。因为抑郁症,无力学习,又不甘心就此休学,而爸爸妈妈的不理解,不配合治疗,更让他心灰意冷,他想用死来告诉他们:他死于抑郁症。
要到他妈妈的电话,打过去,听得出来,妈妈也在情绪里。或者,她,太累了。
她做的是烧烤买卖,还有几个孩子。可想而知,生存的压力有多大?她辛辛苦苦挣的钱,都不够给儿子买药。“我们看不起心理医生,我们进不了大医院。光顾他,我的这些孩子,咋办?”
是啊,咋办?我也不知道。
可是,我也告诉他了,我们既然选择生下他,就有责任照顾他。
妈妈说了,我没有不管他,他吃的,穿的,都比其它的孩子好。
好在,孩子在很多志愿者的陪伴下,慢慢平静下来,他承认自己刚才情绪化了。

是啊,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只有肉体,他还有灵魂。当爸爸妈妈疲于奔命时,谁有能力有时间去看到他的心灵?倾听他的声音?当活着都已经很辛苦时,我们的孩子,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他想吃药,是因为他太难受; 他玩手机,是因为太痛苦无处可诉; 他想休学,是因为他已失去学习的功能; 他不甘心休学,是因为怕自己再也回不来……
多少纠结?多少无奈?多少呐喊?
刚刚写完阿卡西疗愈师静一的第一篇文章。
太忙了,意识到写她的故事会花很多时间,我想到了拒绝。因为,目前,我只想一心一意地学习心理学,哪怕是我自己的自传,也要在几年后续写的。
可是,静一说,她不急,她希望我能帮她写下来,她喜欢我的文字。

是啊,还有什么比知音难觅呢?我爱我的文字,别人也爱我的文字,这种感觉是快乐的,是欣慰的。朋友易得,知音难寻。
写她的故事,我要有足够的同理心,我需要把她的故事变成我的故事。无形之中,我做了一个替身,一个全新的角色。
茫茫网络,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同样,也不缺事故。静一的故事,再次诠释了这样一句话“每一次蜕变成蝶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
对于我而言,永远有写不完的素材,永远有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每天的我,都是新的。
殷炳莲,笔名涵香,郁金香阳光会特聘记者。70后,山东省诸城市作协会员,21世纪新锐作家网新锐之星,郁金香公益联盟成员,潍坊郁金香阳光会会长。著作有康复故事书《回到人间》发表。
微信号:Y22239911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