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31篇《秦风 黄鸟》(全)

《诗经》学习第131篇《秦风 黄鸟》(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8-24 06:32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31篇《秦风 黄鸟》

    【原文阅读】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译文参考】

              交交黄鸟鸣声哀,枣树枝上停下来。是谁殉葬从穆公?子车奄息命运乖。谁不赞许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赴泉台。

          交交黄鸟鸣声哀,桑树枝上歇下来。是谁殉葬伴穆公?子车仲行遭祸灾。谁不称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干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化尘埃。

            交交黄鸟鸣声哀,荆树枝上落下来。是谁殉葬陪穆公?子车针虎遭残害。谁不夸奖好针虎,百夫之中辅弼才。众人悼殉临墓穴,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葬蒿莱。

    【字词注释】

    (1)交交:鸟鸣声。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交交,通作‘咬咬’,鸟声也。”黄鸟:即黄雀。

    (2)棘: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枝上多剌,果小味酸。棘之言“急”,双关语。

    (3)从:从死,即殉葬。

    (4)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姓嬴,名任好。

    (5)子车:复姓。奄息:字奄,名息。下文子车仲行、子车针虎同此,这三人是当时秦国有名的贤臣。

    (6)特:杰出的人材。

    (7)“临其穴”二句:郑笺(jiān):“谓秦人哀伤其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

    (8)彼苍者天:悲哀至极的呼号之语,犹今语“老天爷哪”。

    (9)良人:好人。

    (10)人百其身:犹言用一百人赎其一命。

    (11)桑:桑树。桑之言“丧”,双关语。

    (12)防:抵当。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13)楚:荆树。楚之言“痛楚”。亦为双关。

    【诗歌赏析】

            《诗经》里有些风俗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如“杀殉”,即将人杀死后殉葬。《秦风·黄鸟》记录了这一风俗。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死,殉葬者多达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奄息、仲行、针虎三兄弟也允诺随之殉葬而死,这三兄弟是秦国的贤者,人们哀悼他们,于是创作了这首挽歌,诗中表达了对活人殉葬制满腔愤怒的控诉,以及秦人对于三良的惋惜,也见出秦人对于暴君的憎恨。

          诗分三章。第一章悼惜奄息,分为三层来写。首二句用“交交黄鸟,止于棘”起兴,以黄鸟的悲鸣兴起子车奄息被殉之事。据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解释,“棘”之言“急”,是语音相谐的双关语,给此诗渲染出一种紧迫、悲哀、凄苦的氛围,为全诗的主旨定下了哀伤的基调。中间四句,点明要以子车奄息殉葬穆公之事,并指出当权者所殉的是一位才智超群的“百夫之特”,从而表现秦人对奄息遭殉的无比悼惜。

      诗的后六句为第三层,写秦人为奄息临穴送殉的悲惨惶恐的情状。“惴惴其栗”一语,就充分描写了秦人目睹活埋惨象的惶恐情景。这惨绝人寰的景象,灭绝人性的行为,使目睹者发出愤怒的呼号,质问苍天为什么要“歼我良人”。这是对当权者的谴责,也是对时代的质询。“如果可以赎回奄息的性命,即使用百人相代也是甘心情愿的啊!”由此可见,秦人对“百夫之特”的奄息的悼惜之情了。第二章悼惜仲行,第三章悼惜针虎,重章叠句,结构与首章一样,只是更改数字而已。

            秦穆公用殉177人,而作者只痛悼“三良”,那174个奴隶之死却只字未提,则此诗作者的身分地位不言而喻。殉葬的恶习,春秋时代各国都有,相沿成习,不以为非。《墨子·节葬》篇即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不过,到了秦穆公的时代,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殉制度是一种极不人道的残暴行为,《黄鸟》一诗,就是一个证据。尽管此诗作者仅为“三良”遭遇大鸣不平,但仍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黄鸟》学习的反思探讨】

    痛惜“三良”,并不是反对杀殉恶俗

        本诗中反复叹息子车氏三兄弟被杀殉葬的事情。 据说,秦穆公跟子车氏三兄弟一块喝酒,喝多了,就说咱们活得这么快活,以后也一块死。结果后来秦穆公一死,这三兄弟也不知道是自己认真的,还是被认真,就被活埋了。按朱熹的说法是活埋的,也有人说是杀死后埋的。

            殉葬中,不止三兄弟被杀,同时还有一百多人殉葬,但诗人并没有同情那些人,从这儿可以看到秦的风俗对生命的漠视。重然诺,超过了对生命本身的重视,是秦文化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一直到今天,秦文化仍然有一种特征,当然不像过去那么轻视生命,但是只要听一听秦腔,好家伙,那一唱起来真是超脱生死,慷慨激昂。

            在《秦风·车邻》里就有慷慨悲歌的场面。这个人群能征善战,本来生活在西北的黄天厚土之间,后来他们统一天下了,人们还能从这种拿命不当回事的风俗中,看出个子午卯酉来。有学者就发现,研究兵马俑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消息,有些秦国人的头盔是很薄的,甚至不戴头盔,为了战争方便。可见,这是一个舍生忘死的族群。

            现代人研究这首诗时,有的人一厢情愿地说,这是反杀殉的宣言。这种说法就夸张了。因为当时文献记载,穆公的从死者一共有177个人,177个人加这三个就是180个。如果诗真是反杀殉的话,那另外177个人不是命吗?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而且诗人赞美三良是“百夫之防”,能打仗能杀敌,实际上是在痛悼秦国失去战将。

            另外,《光明日报》1980年4月报道,在秦景公的墓葬里也发掘出180副殉葬的尸骨,两次杀殉相隔七十多年。如果秦穆公时,人们已经强烈反对杀殉的话,这种现象后来应该停止了,景公墓葬里不会再有殉葬者。但真实的情况是,秦国的墓葬里,若干年以后依然白骨森森。

          这种风俗使我们联想到,秦国人似乎跟商朝人有关系,因为商朝人最大的一次杀殉就是在武官村,也有三百多人。所以,这种风俗实际上就是秦人的一种蛮昧,对生命的不在意。

            所以,读这种诗真是令人心生感慨。朱熹在解释《诗经》时也说:“呜呼,俗之敝也久矣!其后始皇之葬,后宫皆令从死,工匠生闭墓中,尚何怪哉!”说这种风俗在秦国是很早就有了,后来埋葬秦始皇的时候,后宫的大老婆、小老婆、丫头都被命令从死,工匠们都活着被埋在了墓中,又有什么奇怪的?这就是历史。有一种历史,就是黑洞洞的墓葬。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秦人的来历及迁移历史

            关于秦人的来历,在今天还有争议。据《史记》记载,秦也是东方人群,祖先叫伯益,曾经辅佐大禹治水,后来保存了下来。他们的内部曾经产生分歧,之后其中一支逐渐到了西部。后来,蜚廉和恶来这两个人助纣为虐,在历史上站错了队,与周人为敌。

            武王克商以后,就有一群秦人被流放到

    西陲,大概就在今天的陕甘一带。而秦有段时间在赵,赵在今天山西。“韩赵魏”里的“赵”和秦人是同源的,今天在山西也有赵城。但是秦和赵后来打得也很厉害,最终赵国被秦国消灭了。

            秦人有可能在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中原的一些特征,慢慢变成西戎、戎狄。在陕西以西这一带,发现了很多古代文化遗址,表明在商周时期或者之前,这个地区人群混杂,有很多戎狄,比如猃狁,也就是后来的西戎。

            依照《史记》的说法,秦人在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沾染了大量戎狄之俗。我们看到,有些兵马俑的发辫是歪着梳的。著名先秦史学家斯维至先生在一本书里就曾经谈到,有些秦兵马俑的服装和藏区的服装高度相似。

            秦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据说周穆王喜欢战车,他有一个负责车马的官员造父,这个“造”与“赵”读音接近,很可能就是“赵父”,是秦人的祖先。到了西周宣王时期,曾经有一个秦人带领兄弟几个人帮着周人打猃狁,后来战死。

          在西周中期再偏晚的周孝王时期,秦国有个族群领袖秦非子给周人养马,地位不算高,但是总算在王朝中有了身份。西周晚期有个出土器物叫“不其簋”,有学者说“不其”就是秦人的领袖秦庄公。后来西周崩溃、平王东迁,对秦国而言是一个大发展的机会。秦人这个时候帮助周王室,护驾有功。

            在这样情形下,周平王就开了一个大大的支票,说岐山以西,只要秦人打下来就归他们!岐山一带是周家的发祥地、祖庙所在,那一片地方,要归还周王室。秦人的创造性就在这样一种许诺之下被激发出来了。秦用了两三代人的时间,就把今陕西境内和甘肃东南部分的戎狄打跑了不少。然后,他们开始来到周家的腹地狩猎,到了渭水两岸黄河以西。在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他们得了机会,这有点儿像后来的鲜卑人群。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人又向中原挺进。追寻这种渊源,有一个由西向东发展的过程。考古在甘肃礼县发现过比较早的秦都城,慢慢地秦人沿着渭水流域向东迁移。到了秦穆公时期开始了争霸。春秋有五个霸主,其中一个就是秦穆公。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就是秦晋争霸赛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当时,争霸必须到中原来,那才是最荣耀的。可是,秦要向中原挺进,首先面临着一堵墙,那就是强大的晋国,而秦穆公时期,又正好是晋文公重耳争霸的时候,这堵墙就跳不过去。

            所以,后来的“崤之战”是秦人隔山跳海地穿越周人的都城,从洛阳北边派了一支人马,趁着晋文公死、晋国人发丧,也没有通知人家,就穿越了晋国的领土,去偷袭郑国。这场袭击郑国的战役最终没有得逞,他们在向回撤的时候被晋国人联合山地之民在崤一带打了一个口袋战、伏击战。

          古书《公羊传》记载这场战争说“匹马只轮不返”,一匹马、一个轮子都没有返回去,三个主帅被抓住。好在有“秦晋之好”——当时秦国有个姑奶奶嫁到晋国去,就进言劝晋君说秦国恨不得吃这三个主帅的肉,不如干脆放掉。可三个主帅被放回以后,秦穆公下了诏书,把责任全部揽下来了,然后重用其中的孟明视。孟明视后来又接连打败仗,但穆公还是任用他,用人不疑。秦穆公在青壮年、盛年时期,是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但是老了之后,却糊里糊涂。他死了以后,人们就遵遗嘱杀了能征惯战的兄弟三人给他殉葬。这个事情就跟秦地风俗有关了。

    参考资料:

    《讲给大家的〈诗经〉2》,李山,东方出版社,2021年6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31篇《秦风 黄鸟》(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un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