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在西方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风靡“通才教育”,西方文官选拔也推崇" 通才”标准。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机器化大生产,进而分工提高效率,知识总量呈指数级增长,一个人精通数门学科显然不太可能。于是,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分工程度区域细化,于是,“专业”这个词应运而生。
我们从高中开始便进行文理分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上大学以后各种细分专业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所以,自然而然,我们认为一个人应该将自己的有生力量花在“重要”的领域,于是我就选择了文科。当然,惭愧地说,那是因为我根本就听不懂物理。我认为,学校欠我们文科生一堂生动的启蒙课。
直到最近读了一本姜振寰老师写的《西方科技通识课》,才终于得以一览各个学科的前世今生。到此我才真正开始理解查理·芒格常常提到要重视基础学科、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础原理、要花力气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树立系统思考的意识。查理常常开玩笑说:一个手中只有锤子的人,看到什么都是钉子。所以,无论文科生,还是理工科生,都应该手握各种工具,应对不同场合。
继续谈回这本书,非常佩服作者的史学功夫和理论功底,提起历史线索的头绪,不仅梳理出历史的进展脉络,还能理出其底层逻辑和历史规律。
比如:在谈到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作者从横向总结出一个规律:简单工具——复杂工具——机器——自动化生产体系。
通过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特点总结出,构成自然界的基本因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而构成技术的基本因素是材料、动力和控制,三者有很明显的对应性。这一段话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指引我们挖掘事物之间更本质的链接。
如图:
前几天读了一本关于“思考"的书,作者提出,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是有分层的,底层是哲学视角,往上是学科原理,再上是方法流程,最后是经验技巧。越底层的认识越深刻,越具有普遍解释性,越往高越停留在解决表面、具体问题的层面。此刻,对这观点,突然有一种通透感。
《西方科技通识课》,我带着高山仰止的崇敬态度,不漏过一个字。因为那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打通我思维堵塞的良药。特别认同作者的一句话:
科学技术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其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更是发挥着基础性效果,许多科学概念与技术成果都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内容。
因此,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及现代各种文化现象的把握和理解。知史而明鉴,识古而知今。这才是我们读书,真正追求的境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