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洛特认为,个性是源于人在小时候对如何获得归属感,如何才能有独特性所做出的决定形成的。
在儿童的世界里,事件只有黑白之分。如果大人认为姐姐很聪明,我就是那个不聪明的,即便大人并没有意指我相对不聪明,而我就是会那么对比形成这样的自我认知。
家庭馅饼

觉察
我是这样一个人,懂事,学习好,脾气倔
越写越有一种拨开层层外衣渐渐看见自己的那个样子。小小的人儿,安静的,不惹事的,自觉的,死倔死倔的,所有的话都藏在心里,不认同的时候只会生气,从来不知道怎么说"我感觉""我想要",所有的情绪都自己消化,从不道歉,从不认错。
接纳: 不带评判。
你注意到自己开始对上面列出的形容词作评判了嘛?你听到了一个内心的声音吗?它是在争辩吗?评判?解释?辩护?保护?比较或限制?是哪个?
评判
特别不喜欢听到任何的评判,敏感的不的了。一句否定的话足以让我沮丧受挫跳脚,看中公平对待。我告诉自己:
和我的兄弟姐妹不一样没关系。不一样才使得世界更有趣。
行动: 在现实中带着勇气去做功课。
既然你有了对自己的这种了解,采取一种方式,作为你迈出的一小步吧。
看一下你在把自己和谁做比较以及为什么。放弃这种比较。
在馅饼中,表妹的性格和我老公有相似之处。表妹是我在比较的一个吗?心里有些迟疑。但有一点毫无疑问的是我恨比较,评判。
无论是年幼还是现在已经成年,尤其是现在一校和二校时时处于比较的状态特别让我烦恼。无形中会把美丽当作家长,对两个孩子的态度让敏感的我情绪波动。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角色都会让我想太多。是我多想了吗?还是学习的多了,反而烦恼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