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已经走过十年,真快。当时看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刚刚工作,惊讶地看到这样一部剧,亦正亦邪,尽是反讽,找不到评价的立足点。希望容易,怀疑容易,失望也容易,失望之后再希望,就仿佛在和疯子聊天。和人谈起却反响平平。很多人反映语句生硬冗长,带着文艺腔。遂对自己的品味也怀疑起来。
笔记本电脑很久没有,妻子听课却发现没有声音,网上一搜很多人反映耳机有声音外放没有声音。又掉坑了,按照要求找官网找对应型号,下载热键驱动,声卡驱动,摆弄了半天,还是没有声音,愤然感慨win10还没xp好用呢,这是把人逼成工程师的路子啊。最后只得插上外放音响了事。
后半生之后,继续读沈从文的前半生。并看到了不同的丁玲,鲁迅和徐志摩。对沈的印象也从单薄变得慢慢丰满,原想不到他是个如此经历又坚定的性格,他的生命和文本广度对得起文学大师而不仅仅是小说家。对中年人来说,看过去,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有着近似的作用。
看外甥写的作文:“小学六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六年”。不觉感到阵阵凄凉。这叙事距离,明摆着是一个经历颇丰的老人回想自己动荡不安的一生,短短未经人事的六年,那竟是生命中一瞬而逝的最美时光啊。作文旁边,爸有修改,仍旧是我熟稔的惯于结构完整和抽象的总结,我不禁想到这样的稿子,甲方一个毫无吸引力的批语,就会打回来重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