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期学习笔记17】旺苍共读:细读《传习录》中的克制私欲

【假期学习笔记17】旺苍共读:细读《传习录》中的克制私欲

作者: 宁超群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20:52 被阅读0次

P120薛侃录二八

原文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又曰:“人顶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先生曰:“‘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这都是害汝耳、目、口、鼻、四肢的,岂得是为汝耳、目、口、鼻、四肢?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时,便须思量耳如何听,目如何视,口如何言,四肢如何动。必须非礼勿视、听、言、动,方才成得个耳、目、口、鼻、四肢,这个才是为著耳、目、口、鼻、四肢。汝今终日向外驰求,为名、为利,这都是为着躯壳外面的物事。汝若为着耳、目、口、鼻、四肢,要非礼勿视、听、言、动时,岂是汝之耳、目、口、鼻、四肢自能勿视、听、言、动?须由汝心。这视、听、言、动皆是汝心。汝心之动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四肢。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力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

解读

想要去除私欲,就要有为自己的心,独处时谨慎敬戒,在别人听不见时也恐慌畏惧……方能克己,这就是致良知。王阳明的逻辑,良知是先天的。王阳明在他的逻辑中这样说是对的。我们没有必要追究良知是先天后天,那不是重点。我们要寻求的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王阳明的致知格物,这个知,不是我们日常的“认知”,而是致良知格物,格是正物。意味着我有自己的标准看待万事万物。朱熹的格是探究,研究,审辨。王阳明是致良知,“正物”“正事”,心里知道该怎么做,应该给自己一个提醒,非常严格地做,这样的过程很疼的,这就是致良知。例:跟人发生矛盾,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妥当等,这样做很难。人性中的恶,人人都有,要克服很难,也因为难,恰恰需要去提升。生命叙事,就是要直面内心深处的那些自私猜疑恐惧自卑等,所以像针刺刀割,疼痛难忍。自卑表现或懦弱或自傲,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私欲。没人看见时,自己要有恐慌畏惧之心,这就是慎独,就是致良知。

人人有良知,人人有私欲,人人需要克制私欲,人人需要时刻致良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期学习笔记17】旺苍共读:细读《传习录》中的克制私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a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