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为什么不敢快乐?

孩子为什么不敢快乐?

作者: 心象PSY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0:40 被阅读0次

    文| whales

    本文为心象PSY原创

    编辑| lan

    她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为讨好而活的人。

    From 心小象

    她说她从小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微笑。

    因为她是妈妈在家里唯一的情感寄托,是她害得妈妈陷入婚姻不幸福之中,因为妈妈需要她一起来保住这个家。

    她是妈妈所有焦虑和不安的容器,妈妈需要她来分担身上源源不断产生出来的痛苦。

    壹 | 1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会把她抱住,“挡”住爸爸高大的身形。妈妈的眼泪流在她的肩膀上,哭声在她耳边不断的响着。

    每次爸爸没有“按时”回家,或者妈妈离家出走,她是参与者。妈妈会抱着她,将一切的负面情绪在她心里轮回一次。

    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已经被揉出了皱纹,重重的情绪负担下它在喊累,甚至想逃避。她开始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有想去的地方,甚至有了想爱的人。

    但是妈妈从小到大为她付出了很多,她应该顺从妈妈。她的“ 叛逆 ”只会在妈妈的心口上再划一刀。何况妈妈一直都是为她着想的: 

    妈妈选的工作更稳定;

    女孩子跑那么远干嘛,家里就挺好;

    她花钱大手大脚,妈妈会帮你把嫁妆存好;

    这个相亲对象不错,家庭条件好,妈妈见过了,很适合你;

    ……

    只要能让妈妈快乐,无论心里怎样感觉,都要微笑。

    贰 | 2

    上面这段描述,就是一段“假性自体”人格的构建过程。这让心小象想起 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当松子作出鬼脸时,父亲脸上如花绽放的微笑,它就像一道咒语注定了松子的一生:为讨好而活。

    当再也没有人需要讨好,再也没有人需要松子时,松子只能在房间里,变成肥胖臃肿的废物,在垃圾堆中衰老,死亡。

    而松子,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为讨好而活的人。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Donald. W. Winnicott,远离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提出母亲在孩子的意识层与潜意识层中是一不可取代的客体,并重点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

    这样的情境,对每一个小孩子肯定都十分熟悉:

    “妈妈,我好热。”

    “衣服穿上,不然又要感冒了!”

    “妈妈,我吃饱了。”

    “再多吃点,怎么可能吃饱。”

    “妈妈,我可以…”

    “不可以!”

    ……

    这些生活吐槽的小细节,是大多数亲子关系的互动模式。慢慢地积累,在某些节点上会变成情绪上的负担:

    “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怎么不体谅下妈妈!”

    “我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为这个家付出那么多,你…”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如果表达一直被压抑,孩子会通过讨好建立亲密关系的模式。于是,未来在与别人的相处中,也依然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感受自己的存在。

    Donald. W. Winnicot认为,婴儿需要感到母亲会回应她的愿望,需要感到母亲想要、愿意回应她,而且能轻易地满足她。如果妈妈不想回应孩子,如果妈妈不断地要求孩子调整自己适应妈妈,问题就会出现。

    虽然不是每一种童年阴影都会发展成为扭曲的人格,但那些试图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的父母,如果总是采取冷漠、拒绝、惩罚的态度,孩子自然会开始倾向于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

    叁 | 3

    儿童+压抑+行为+成就感+懂事-快乐=假性自体。——杨浩

    对于人类来说,哺育都是十分繁重的任务。人类需要渡过一段非常长的成长期,需要“无偿”分享生存资源的父母,即使从生命演化的理性角度来说,也是十分伟大的。

    随着文明社会的降临,当生存不再是问题,生活问题自然迫在眉睫。考虑到原生家庭对于人格的巨大影响,如果父母的付出成为孩子的负担,而不是一种心理上等量的亲密,自然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当然,每个人都会戴着“谦虚”或“讨好”的面具,这是虚伪又文明的社交礼仪。但这是成年人在公众生活范畴的交集,不会有太过复杂的情感机制。

    儿童的“讨好”会烙印进他的心里,形成他人格的一部分。就像松子长大后,情感上受到强烈刺激就会做出曾经讨好过父亲的鬼脸。

    从童年时就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是被主宰的,自己没有能动性。面临更严酷的社会竞争,在潜意识里就失去了积极改变的自主意识。

    于是成年后形成假性自体人格的人,自然就会擅长与取悦、讨好别人。但这种缺乏自主意识的亲密外表下,在不平等的危机中,深藏着对这段关系的担忧和不信任。他们的内心注定是无人理解的孤独。

    但亲密关系对他来说既是讨好的负担,又是存在的证明。他们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来留住一段并不值得的关系。

    身处这种矛盾之中,导致很多孩子长大后,痛恨父母的同时,又离不开父母。

    所以想让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父母,一定要学会帮助孩子建立主体意识。冷漠、拒绝、惩罚、否定只能是最终底线,而不是控制戒尺。否则孩子只能打碎自我,而满足你的规则建立一个假性自我。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开出“自我意识”之花。

    图片来源:网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心象-提供专业的心理学文章和心理测试,倡导泛心理阅读新方式,我们旨在这物欲横流的纷乱社会,陪你看清你自己,找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这里不仅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析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为你排忧解难的“解忧杂货店”,倾听你内心声音的亲密伙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为什么不敢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dk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