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落花流水】不知愁

【落花流水】不知愁

作者: 你笑起来和猫一样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1:17 被阅读0次

    谈谈美吧,之前躺在床上用手机敲出来的零散碎片

    万物一体的审美感受

            当我们在探索周围的世界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感受的方式,当冬天的时候风轻轻划过皮肤,我们会感受到强烈的寒意;当肚子饿了的时候,胃会最先作出反应,将指令传达到大脑;当吃到辣椒时,味觉首先会作出感受,然后眼睛里流出泪水。其实每一种不同的感受在传递时都会由一事物进而联系到其他事物,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正在加深,很多事物都可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仿佛用文学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已变得不合时宜,科学和文学形成了一个完全的对立面。但是19世纪的象征主义文学却渴望通过“客观对应物”来表达思想和感情,在波德莱尔的美学观念中也渴望着追寻一个统一的世界。尽管发展着的科学可以更好地探知世界,但是在波德莱尔的眼中,他更关心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作为诗人的职责就是探索和寻找万物的统一性。文学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在文学的世界中每一样东西都是经过锤炼的,就像是炒菜必须要放盐才可以,不然再好的菜色也会经不起细细品尝,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两个世界的存在,即物质世界和文学世界,文学的功能是依存在物质世界之上的。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显然文学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文学试图越过科学探索一个新的世界,也试图建立对这个世界无限的遐想,然后将万物串联在一起,从中抽象出最普遍的特性。在波德莱尔的诗歌《应和》中就表达出了万物合一的感受,在他看来,世界是一个整体,万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分散的世界中每一种事物都独立的存在,但它们却可以相互的转化,进而融为一体,在《应和》这首诗中,视觉、触觉、嗅觉之间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就像是朱自清先生在《春》这篇散文中采用的通感手法一样,将不同感官系统所接受到的不同感受互相贯通、相互转化,从而使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而这也正是波德莱尔感应论的内涵。

    挑战和创新 

            在确定诗人的职责后,波德莱尔对于美的追求却有些不同的看法,审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是对于审美能力的高低却是在不断的培养中渐渐形成的,审美并不仅仅局限追求美丽漂亮的事物,例如对暴力文学的审美以及古希腊对于悲剧的审美,或者是对于丑陋事物的审美,这些都是审美的范畴。虽然说审美的领域很广阔,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更倾向于对美的追求,希腊神话中的美神总是美艳得不可方物,但是谁又规定美神一定要是最漂亮的呢?美神难道不可以是一具丑陋的尸体吗?是谁定义了美,又是谁决定了主流的审美趋向呢?在波德莱尔的审美思想中,他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在他看来美是特殊的,而且美并不存在什么准确的判断标准。因此诗人在选择传达自己思想的对象时就没有特定的限制了,只要所选择的事物能够激发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诗人都会选择轻松明快的对象,然后赋予特殊的含义,再传达诗人的情感。但这个方法在波德莱尔这里显然不适合,《恶之花》中波德莱尔书写的情诗《腐尸》,他另辟蹊径,选择的对象是一具实实在在的腐烂的尸体,一具死后仍然保持着淫荡姿势的女尸,蛆虫亲吻着尸体,苍蝇围绕着尸体,粘稠的液体不断流出,森森的白骨暴露在晨光下,这是他喜欢的女人最后的模样。但就算是这样,他对她的爱情也永不改变。现实生活,热恋中的男女在彼此的眼中都是最美好的,阳光、星辰,加糖的咖啡,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爱情陷入深深的腐烂中,也没有人会去爱一具腐烂的尸体,但是波德莱尔做到了,在爱人活着的时候投入全心全意的爱恋,在爱人死后,无论变成什么都不曾改变执着的爱意,这才是审美永恒的体验。相比于以往诗人对爱情审美的追求,波德莱尔开创了一个新的先河,无论在传达自己的爱意是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只要传递了诗人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最好的对象,美只来源于主体的激情。

    那些总结

            无论是什么样的审美思想还是各种各样的审美体验,大都是主体行为的判断和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方式会层出不穷,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现状,才能取得新的发展。波德莱尔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传达出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同样也丰富了文学的创作方式,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创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花流水】不知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f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