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的读书笔记来自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2019》。在《规划:你已经输在起跑线》一文中,王烁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目前的大多数年轻人,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了。庆幸的是,王烁也为我们摆脱现实牢笼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现代社会的两种养老机制
1·家庭的养老机制:是通过代际扶持实现的
前20年我们靠父母养育,后20年我们靠子女扶助,反复迭代,形成了亲人之间赡养和养育代代相传的传统。
2·现代社会的保障机制——社保:是通过转移支付实现的
时间上的转移支付:政府怕你年轻的时候把钱花光了,所以把钱先拿走,替你管着,将来再还给你。
空间上的转移支付:简而言之,就是让收入多的人养收入少的。

>>年轻力壮的你,为何输在起跑线上?
1·预测你会是交社保年份÷领社保年份比较大的群体。
也就是说你的社保交的年份比较多,但是领的比较少。看看现在及未来工作退休年龄不断延长的现象就可以预见了。
2·哪个成熟国家都一样,现行社保持续下去的压力很大。
社保的大池子要保持收支平衡或者收支盈余,首先需要保证交社保的年轻人的数量(进水量)比领社保的老年人(出水量)多吧,其次,还要建立在生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是肯定不断增加的,而且,经济增长还会反馈抑制人口出生率,父母一辈奉行的是“养儿防老”,到我们这一辈,估计就变成“养儿啃老”了。
3·我们这一代人处在历史转折点。
代际扶持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从之前的“20年前父母养,60岁后子女养”到“20岁前父母养,养子女到60岁”,我们很可能需要在老年时代养活自己。
4·独生子女的劣势更大。
很明显一点是,成年后,独生子女平均赡养老人的数量增加,同样的,养育子女的平均数量也比非独生子女高。无疑,成本增加。
>>养老是一件重要而不紧急的事,需要提前规划。
命运虽如此,但是,我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屈服。
养老确实是件年轻时就得有数的事,等你老了就晚了。它是真正需要做的人生规划。
1·必须储蓄,储蓄必须用来投资,而投资期限是一生。
如果还处在月光族的你,甚至是刷爆信用卡度日,年老的时候很可能就变成了领取政府救济金的人,靠天吃饭了。

2·必须学会投资。并且,长期投资必须战胜长期通胀。
根据王烁老师的估算,非独生子女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必须要达到长期通胀的1.5倍,才能够“安享晚年”。如果是独生子女,那要达到2倍的长期通胀。进行过投资活动的朋应该了解,打赢通胀一两次不难,但是,几十年长期收益要打赢通胀50%-100%是何等不容易。所以,趁年轻,赶紧学点理财,学点投资吧。
3·输在起跑线上的,只能在终点拿回来。
简而言之,也就是多工作10年,少开支10年。预计,将来的你需要工作到70岁,甚至80岁。结合这个变化越来越大的世界形势,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本领是必选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