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343病毒19~23

P.343病毒19~23

作者: 炸鱼和薯片 | 来源:发表于2016-04-21 12:51 被阅读0次

十九、尖锐湿疣病原

尖锐湿疣(CA)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HPV,STD发病率第2位。
潜伏期、亚临床期、临床期。

(一)病原

乳多空病毒科、人类唯一宿主、200多个亚型。双链闭环DNA
不能组织细胞培养、无法病毒分离。

(二)特征性基因与抗原检测

  1. 诊断基因及检测方法
    E6E7、L1诊断分型的特异性基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最好方法)
  2. 诊断的抗原及检测方法
    抗原→免疫组化法、被淘汰

(三)抗体检测

大多一过性感染 而 无法检测抗体。
尚不能用血清学确诊和分型HPV


二十、生殖器疱疹病原

90% 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10% HSV-1。
95%复发 HSV-2 导致
<u>生殖器区域密集、双边分布的疱疹、发热、腹股沟淋巴结炎、排尿困难。</u>

(一)病原

HSV-1和HSV-2是<u>α疱疹病毒亚家族</u>,包含同名2个血清型。
脂溶剂中易于失活、pH<4,高于56℃,很快失去感染性。

(二)病原分离方法

  1. 采取标本
    皮肤黏膜伤口、注射器水疱抽取、患者的尿。
    4℃保存48 h、不能-20℃。
  2. 分离病原

常用:原代人胚胎细胞、人二倍体细胞
最敏感细胞系:原代兔肾细胞、横纹肌瘤细胞、貂肺细胞

  1. 样本加入单层细胞,37℃孵育1 h
  2. 加含2%牛血清及1%青、链霉素的培养液
  3. 逐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变大、破碎

一般3~5 d出现病变。实验室诊断<u>最敏感方法</u>

(三)特征性基因与抗原检测

  1. 诊断的基因及检测方法
  2. PCR对病毒DNA扩增
  3. 使用对照、多重PCR→内切酶消化or ELISA区分HSV-1/-2
  4. PCR检测愈合几天后的HSV DNA
  5. 诊断的抗原及检测方法
  6. 放射性核素or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在病理样本中直接检出HSV
  7. 电镜直接观察
  8. 免疫荧光、免疫酶染色直接观察特异性抗原

(四)抗体检测

  1. 抗体检测方法
  2. ELISA、IFA检测特异性抗体
  3. WB检测HSV-2gG抗体→分析HSV-2初次感染
  4. 人类抗HSV中和抗体在14~29岁之间上升。性活跃人群、抗HSV-2抗体70%,独身者3%。
  5. 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
  6. HSV IgM抗体+提示近期感染
  7. HSV IgG抗体用于血清流病调查

二十一、非典型性肺炎病原

2002年11月、SARS冠状病毒(SARS-CoV)

(一)病原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有包膜病毒、包膜上突起形似王冠。
经典冠状病毒3个群,1、2群哺乳动物,第3群禽类冠状病毒。
SARS-CoV基因与3个群均不同。
56℃ 90 mins、75℃ 30 mins、紫外线60 mins灭活
有机溶剂敏感、乙醚4℃ 24 h 灭活、75%乙醇 5 mins失活、含氯消毒剂 5 mins灭活

(二)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

单股正链RNA、与经典冠状病毒60%同源性

(三)病原分离方法

  1. 采集标本
    血液、鼻咽分泌物、粪便、尿液,5~7 d阳性率最高
  2. 分离病毒
    Vero-E6、Vero绿猴肾细胞,37℃,24 h即可CPE
    RD、MDCK、293、2BS等也可培养

(四)特征性基因与抗原检测

PCR→S、N等基因的片段
出现症状5 d可检出、10 d高峰
严格阳性确认的标准:两个不同部位的标本阳性or间隔2 d的同种标本阳性。确定合作实验室、交叉核对。
ELISA、病毒N蛋白→早期感染标志。(1~10 d)血清中检测
可疑及阳性标本做第2次试验复核、双孔测定

(五)抗体检测

<u>病毒N蛋白</u>能诱发较强免疫反应,用于抗体检测,包括IgG、IgM、IgA、总抗体。<u>IgG或总抗体</u>更为可靠。

推荐:ELISA、IFA--抗体检测方法
血清学诊断金标准:SARS-CoV抗体中和试验→测抗SARS-CoV总抗体


二十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生物安全三级)

  • 禽流行性感冒 简称: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
  • 人禽流行性感冒 简称:人禽流感。
    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 H5N1最重、2003年12月开始出现

(一)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征

甲型流感病毒、正黏病毒科、分(8)节段单股RNA。
根据<u>表面抗原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u>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亚型。
15种HA亚型(H1H15)、9种NA亚型(N1N9)

(二)禽流感病毒分离方法

  1. 采取标本
    鼻咽部分泌物、含漱液、鼻咽吸取物、组织标本,低温运送or -70℃冻存。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2. 分离病毒
  • 鸡胚:9~11日龄、尿囊腔接种
  • MDCK
  1. 病毒分离的诊断价值
    诊断金标准、基因特性研究很有意义。
    发病初期、无抗体、只有病毒分离、核酸检测可以确诊。
    标本低温保存运输要求严格。

(三)特征性基因与抗原检验

  1. 诊断的基因与抗原检查

型别:m基因、np基因、ns基因(RT-PCR)
亚型:编码表面蛋白的HA和NA的基因(RT-PCR、电泳检测、基因芯片检测)

患者→检测到特异的<u>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质蛋白(M1)、血凝素(HA)亚型特异的基因片段</u>→确诊

  1. 诊断的抗原及检测方法
    NP抗原、M抗原→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免疫胶体金等免疫标记的方法
    HA、NA蛋白的抗体可确定亚型

(四)抗体检测

血凝抑制试验、微量中和实验、免疫荧光、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GICA、WB
红细胞凝集抑制采用<u>马血细胞</u>可提高检测敏感度

患者恢复期血清<u>中和抗体</u>效价≥80→疑似病例
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H亚型抗体4倍↑可确诊。


二十三、朊病毒

朊病毒(prion)不是病毒,是具感染性而不含核酸的<u>蛋白粒子</u>,也称<u>阮粒or朊毒体、简写PrP</u>。
牛→疯牛病 人→克雅病(CJD)、库鲁病(Kuru)、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新型克雅病(vCJD)、格斯综合征(GSS) 动物→羊瘙痒病(scrapic)、传染性水貂脑病(TME)、黑尾鹿、驼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WD)、猫海绵状脑病(FSE)
病理学改变的相似点→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空泡样变性,如<u>海绵状</u>。
主要致病原因→正常的朊蛋白构象改变产生的朊病毒

(一)病原

软蛋白(PrRC)→构象改变→致病性朊病毒(PrPSc):致病性、传染性、蛋白酶K抵抗性
朊病毒对<u>理化因素强抵抗力</u>、抗一般消毒剂和紫外线、<u>抗多种核酸酶和蛋白酶</u>。
弥漫性神经元退行性变、大脑皮质或神经节的海绵样变。
发病关键步骤→朊病毒跨越“血脑屏障”的传输。
朊病毒感染:食用被污染物质→PrPSc在淋巴器官中复制→进入大脑→诱发朊蛋白转变成朊病毒。

(二)基因检测

遗传型克雅病→人PrPC基因的第102、178、198、200位等的点突变。

(三)蛋白质检测

  1. 脑组织中PrPSc的检测
    确诊主要依据:脑组织中有PrPSc蛋白的检出。
    <u>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法</u>
  2. 脑脊液中14-3-3蛋白的检测
    克雅病脑脊液中14-3-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非特异性、辅助诊断指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343病毒19~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gz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