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图书精读,或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图书精读,或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作者: 0f5fbe338d53 | 来源:发表于2016-01-21 11:44 被阅读25次

开宗明义,图书精读模式,就是内容精细化,章节扁平化,篇幅短小化。说白了就是让图书内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复杂的流程容易化,图书阅读的收获直接化。

如今生活的节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变得似乎越来越快,我们每天要面对或要处理的事情,仿佛一夜间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身处于大都市之中的人们,这种感觉来得或许会更直接一些,有时都让人有点应付不过来了!对于很多人有读书习惯的朋友来说,图书阅读的节奏似乎也跟着发生起了微妙的改变。

曾有几何,新闻舆论中还出现过一阵有关读书的“浅阅读与深阅读”的争论,特别是国内出版界对于互联网带来的诸多改变,似乎还有点接受不了,对于纸质图书的未来,都出现了自我怀疑和迷茫。随着在线阅读模式的出现,再到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使得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就此出现了诸多颠覆性的改变,以至于影响到了传统图书产业中很多人手中的饭碗,由此而来的各种问题和争论也就随之产生了。

所谓的浅阅读,只不过是传媒朋友对于如今人们新的阅读习惯和模式的一种戏称而已,并无特别之处,用“浅”来形容阅读,只不过是因为今天的大众更喜欢阅读短小精悍作品的罢了。这种改变,从根子上讲,还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信息对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不再是什么稀罕物,我门每个人既是信息的阅读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创造者。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能选择的方式,其实并不是很多,概要式和跳跃式的阅读方式自然而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然选择。浅阅读,不过是这种阅读方式的一种贴切的戏称罢了。

今天的我们,每天智能手机和电脑PC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围绕,几乎都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对于眼前的各式各样的资讯,浅阅读就成了人们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对于图书行业而言,这也是必须承认和面对的客观现实,即便是选择了逃避,也不会扭转人们阅读习惯这种跨时代的改变。现在读者对于图书的需求,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不断地被弱化,这就是不争的现实。非人力可以改变。

图书,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信息载体。一直以来,因其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篇幅长,备受广大图书消费者所喜欢,同时,也由于其阅读时间过长,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个人读书习惯的养成,其实是蛮珍贵的。一本书所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相当大的,图书一本接着一本的读下去,读者这份努力和毅力,的确值得大家学习和尊敬;所谓知识分子,读书多就是一个基本的标签,今天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其实就是对读书人的尊重。

读书对于人的重要性,是勿容置疑的。我门每个人按道理而言,都应该具备这种优良的习性,但是由于诸多的客观因素,读书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是属于小众的特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的悲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应试教育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作用,起到的可能是负面的作用。这一点可以从大学生的读书消费整体水平可窥一斑。

以上作了这么多的铺垫,我们应该可以正式切入正式话题。图书的未来形式,是否会因为浅阅读的出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或去或留,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特别是纸质图书,面临着某种生死的抉择。一味地坚持传统的图书模式和结构,是否还能吸引新时代读者群体的关注,这是问题的关键。换句话说,就是未来的读者客户是否还依然会买纸质图书的帐?这种预判绝不是杞人忧天的,而是图书行业来来的某种现实选择。

读者使用图书的载体,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屏幕阅读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读者的主流阅读载体。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的内容设计和板式布局,一定会朝着适合于浅阅读的习惯而变。内容精细化,章节扁平化,篇幅短小化,图书精读模式将成为人们读书消费的首选。长篇巨作的图书,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某种奢侈品。一本书要花上几天甚至是半个月才有可能消化得掉,这种类型的图书形态,对于占大多数的普罗大众来说,也只能是说说也已,想想就会作罢的东西。

图书精读模式使得人们通过图书获得的需要和结果,时间和过程将得以大幅度的减少。由于诸多原因,人们从图书中获取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在互联网面前,作用已经被大幅度弱化,越来越多的图书内容,大家可以从网络上免费获取,这正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网络,图书消费意愿越来越低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今天本文要深度探讨图书精读模式的意义所在。

图书精读模式的探讨,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如何规避未来图书使用价值被网络所取代。图书和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两者都是不过是某种信息的载体,人们如何选择?就得看谁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喜好了。对于出版商而言,自然不会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出版,面对网络的冲击,适应和调整或许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在互联网面前,出版产业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两者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可言。

图书精读模式的出现,应该出版商某种顺势而为的选择。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图书这一信息载体,使之能适合当代人的某种知识需求,这就是如今图书产业所面临的残酷现实。当然,有人喜欢纸质图书,也有会喜欢网络阅读,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传统图书能否真正地满足某一群体的阅读需求和知识满足,这才是图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书精读的真正价值,就是使得图书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有效、人们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和时间更直接和更经济。用“短小精悍”来形容“图书精读”的特质是非常恰当的。这对传统图书的出版商、作者而言,挑战是巨大的,当然,这也是未来图书行业的希望所在。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读书人联盟”倡议发起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

相关文章

  • 图书精读,或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开宗明义,图书精读模式,就是内容精细化,章节扁平化,篇幅短小化。说白了就是让图书内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复杂的流程...

  • 昨天的遗憾是今天的奋斗目标

    昨天的遗憾是一种惋惜,一种不甘,一种无可奈何。 或许是喜欢文字,却不经意选择了理科;或许因为脚踝的伤痛,错过了花样...

  • 《当图书进入战争》上·上

    文/精读猫 大家好,我是精读猫,好久不见。 今天为您精读的这本书叫《当图书进入战争》,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

  •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老了对于我们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也是有些新奇地。可是到老,我们什么是永恒的?或许是信念,或许是一种满足。有意义的事情...

  • 人生路上......

    如果没有那么多千丝万缕的牵挂和连系,或许很多人都早已做出另一种选择。或许是不舍、或许是不忍、或许是不甘,他们选择留...

  • 这一年双十一,你没来

    预产期是双十一的你,没有来。或许是你自己有自己喜欢的日子,好与坏,没有错,是你的选择,也是我不能改变无可奈何的。 ...

  • 无可奈何的选择

    青春年少,我从一个单纯无知的丫头出落成了一个知性爱美的大姑娘,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热爱着我的职业,但是,或许是因为...

  • 无可奈何的选择

    莫名其妙的来到这里,又饿又累又头疼。天啊,神啊,谁能救救我啊。一群疯子,谁问在疫情期间召开这么多人的活动真的适合?...

  • 图书选择

    不喜欢读故事书的孩子是不是很奇怪呢? 儿子从小就不喜欢我给他推荐的小动物故事,神话故事什么的,连孙悟空都不感兴趣。...

  • 读书(三)

    首先我们要选择读书的类型,在我们的阅读范畴中,有很多书,是不值得精读的,特别是资讯性质的图书,资料,制作这些信息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书精读,或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m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