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夫妻和孩子之间争吵的大多数原因,绝大多数是大家都想去说,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希望对方对自己说,对方的观点有失偏颇,自己的观点合理且有意义。
为什么会有“说”的需求?“说”的背后有什么潜在而未人知的秘密?
表达自己,意味着希望获得对方的欣赏、赞美、认可和肯定,支持自己的观点,欣赏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心灵空气,没有了空气,人们就无法呼吸。越急于表达自己的人,心灵营养越是匮乏,越需要别人的给予。自己的内在是不确定的,自尊水平是低的。说的过程,就是在索取爱的过程,说的欲望越多,索取的爱越多。
倾听是给予对方心理营养的一种行为,只有当自己的内在丰盛了,自己的心理营养富足了,才能给予对方。听的过程是给予爱的过程,越能全身心的倾听对方,越是能给予对方足够的爱。对方在听的过程,获得了接纳,认可和理解。这也是有心理抑郁的人在心理咨询师那里能够疗愈的关键。但大多数人都是匮乏的,都在向外求,而不知道真正能给予爱的只有自己。
父母一直要求着孩子听自己的话,一旦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就会暴跳如雷。其实那是父母在向孩子索取爱,希望孩子能够认可和肯定他。父母如果想帮助孩子成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而不是从孩子那索取爱。
孩子是与生俱足带着满满的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的出生给予大人以家长的身份,成全了大人做父母的资格。家长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成长的导游,而不是控制者。无论父母对孩子是开心的,还是愤怒的,是接纳的,还是指责的,孩子都一如既往的爱着父母,这就是本生自足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孩子无法去选择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温柔的对待自己。当父亲因为孩子打烂了碗,把别人家的小朋友的手臂划破了一层皮,对孩子指责,愤怒地踹了孩子一脚,当孩子的眼泪干了过去,孩子都会无条件的爱着父亲,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