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刚上大一,那个时候还像个高中生一样勤奋,每天按时上课,听课要抢座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一个爱学习的三好学生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吃饭睡觉看小说的少年呢?还像是从大二开始的。
大一下发生了一件大事,分专业了,与此同时我搬了寝室。我的专业是别人挑剩下的,理所当然我的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对学习无爱的。
虽然这样说有点洗白自己的嫌疑,但是我大学的堕落和我的室友们是有关系的。当我身边的人都在睡懒觉、玩游戏、不求上进的时候,我很快就被同化了,反正大家都没学习,我也就没什么动力学习了,还不如看看小说追追剧。
毕业三年之后再回首,确实很感慨当时的自制力太差,不能否认即使同在一个寝室也是有学霸的,只是偏偏我没有学到他们的皮毛。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环境很重要,身边的人更重要。我很少听到一堆学渣中间混进一个学霸,但是我经常听说一个寝室都是学霸的故事。我有朋友跟我抱怨,其实她是不想学习的,但是整个寝室都是在准备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充满了浓浓的学习的气息,你要看个电视剧都觉得是犯罪。有这样的室友,你怎么会成绩差呢?
有这样一句很出名的话:你的成就等于你最熟悉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这是一条具有普适性的真理,每个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被身边的人影响,于是交朋友的档次就变得很重要了。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发展,除了机会和市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城市聚集了最精英的一批人,和他们接触,成为他们的朋友,你的成就平均值立马就上升了。
听人说很多人去读MBA不是真的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而是在这样的场合认识更多有身份高价值的人。以前听这样的事觉得非常谄媚,太有中国拉关系的味道,但是现在再来解读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这是多么苦心积虑想要改良自己朋友圈的品质,这是多么上进的做法。我见多了二十多岁就开始混日子的人,他们有什么时候主动寻求过圈子的更新呢?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因为它带来了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认识更多我们在现实的社交场合不可能认识的牛人,这些人一定会改变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朋友圈里最正能量,最上进,最有生就的人一个都不是我的现实朋友,全是我在网络社群上认识的人。
仅仅是看着他们进步,看着他们成长,就能带给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路上那影响我们的五个人始终在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