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98768/6cc80d01543f9c1f.jpg)
2015年夏天,我买了一套位于顶楼的房子。看房的时候,我就发现主卧天花板上有一条裂痕,那时我就料到这房子肯定漏水。
果不其然,每每下大雨之后,天花板就一直滴滴答答,像滴水洞一样。
我知道,屋面渗漏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事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漏水可能引发漏电)。因为建筑物使用寿命一般为50年,而防水工程保修一般只有5年,有机的防水材料一般使用寿命也只能维持在10年以内,加之防水图集往往过于理论化,故建设单位对防水工程的理念和重视程度就显得非常关键。
近六年来,我请物业部门维修过好几次,结果,不维修还好,越维修漏水反而越严重。积水顺着主卧天花板慢慢渗到走廊,再到厨房和客厅的窗台,墙漆慢慢被积水泡得发胀,发霉,裂口,起皮,脱落……
顶楼的房子本来就不好出租,加上房子长期漏水,又会引起漏电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所以这房子就更加无人问津了。
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也为了解决漏水的问题,我先后找了好几个施工队伍过来商谈,最终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做。一是担心他们做不好,二是维修费用较高,三是由于时间紧迫,一时间找不到比我更专业的人。
一决定下来,我就开始查找漏水原因。
通过现场勘测,我初步认为直接原因是雨水通过防水层薄弱部位渗入,形成蓄水池效应,慢慢通过天花裂缝处渗出。
主要原因是:房龄时间长、防水层老化,出水口高于结构层,物业部门采用的是常规维修方法。
这房子是1999年建成的,原本建设质量过硬,后期又加了斜屋顶,但由于年长日久,天沟防水层渐渐老化,后期维修时基本采用的是在渗漏附近天沟加涂沥青防水层和对个别点凿开后做防水的办法。沥青层在下大雨时变硬变脆,温度高时又会变软。下雨时,雨水从防水层薄弱环节下渗,天晴时,下渗水就被封在防水层下面,很难找到真正的渗入点。
经过反复勘察,初步判断房间天花板的渗水位置是在房间南侧天沟,阳台顶雨水汇入天沟处也存在雨水渗入问题。
找到了问题所在,接下来就要制定解决方案了。
第一步,要清除天沟内填充物。
第二步,在钢筋混凝土地板上做二层水泥基防水涂料。
第三步,做水泥保护层并找坡。
第四步,在水泥层上做二层水泥基防水涂料。
第五步,由物业部门将面层上再涂一层有机防水涂料。
第六步,阳台顶到天沟排水处,将原来排水孔扩大,做水泥基防水层后,埋排水管。
根据初步制定的解决方案,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上楼施工了。
在施工过程中,我发现排水口高出结构层约10cm;天沟的填充物由上向下分为四层(沥青防水层约2cm,煤渣层约6cm,石灰层约0.3cm,找平层约2cm);煤渣层内草、树根多,含水率高。;阳台顶至天沟排水口有两个:上面排水口很小,下面大的排水口已被沥青堵死,打开后,水一直往外渗。
根据现场情况,将方案局部调整:降低出水口高度。
我花费了整整两天时间,用电钻将天沟里的填充物一点点凿开,清理干净,然后在基层涂了两层水泥基防水涂料。共用时18小时,清理天沟6.5m,清理填充物垃圾近30袋,期间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帮忙,才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待有空后,继续完善后续工作。
通过周末这两天对顶楼天沟进行防水修缮,我认为屋面防水修缮改造和新建工程需注意三点:
1.搞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有效延长防水年限、减少屋面渗漏概率。
2.排水口低于或与结构层平齐,能尽量将多余的水排走,避免在结构层上形成储蓄池效应。
3.防水层直接做在结构层上,既可加强结构层的防水能力,又能及时找到渗漏点,还能不挖开屋面在板底进行堵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98768/5f039c4f71be696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