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以前的办公室出现了不讨喜的动物,从那时开始我就没进过这个办公室,有需要的时候就让同事帮忙去拿。
他们问我:你以前遇上怎么办。
我说我从小就这样,以前在家时,遇到一些房间有,我也几乎不再进去,有需要进去的话就家里其他小孩进去。
他们说:你家里也每次都肯,不会说你矫情娇气么。
我想了下说;没有啊,每次我说我不去,我爸妈就要么自己去,要么喊我弟弟妹妹去,他们自然而然接受"我害怕所以不去"这个事实。
现在想来,他们与其说接受事实不如说接受我的感受。
仔细想想,我家里人虽然不是什么知书达理,有文化有底蕴的人,但是他们有一点真的做得特别好:接受小孩的感受。
这些感受有可能比如我上面说的我害怕一种小动物,也可能是我们说冷,还可能是我们哭泣了说委屈等。
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这样的接受构建了我与家人们坚固的信任。
我因为害怕不愿进去,没有说这有什么好怕的,或者没事的,我看着呢,又或者高压逼:小孩子就要逼一逼锻炼下等之类的话。
因为从没有被逼过,我现在脑补下如果被逼,我可能会和家人决裂——这是我被保护被信任后的想法,因为知道不会被逼,才敢心里下决裂的决定。
而如果真的当年家人不顾及我感受,认为我娇气,硬逼着我去的话,作为一个小孩,除了依靠父母别无选择的小孩,大概率也是会屈服的,不得不瑟瑟发抖地进去。
——那必然有损我今时今日性格的养成。我现在做很多事情能够大胆决定,一路往自己想要的路走,是因为家里人从小给的信任和爱护,让我在做很多决定时足够自信坦然。
我家里人肯定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从这件事里,他们凭着本能的爱接受我的感受,我的情绪,给我们之间的关系予以极大的信任与支持,我认为很值得我学习。
平常与家人沟通,与朋友相处也好,接受对方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对方觉得要躺平,没必要看不惯,一定劝服要卷。
要卷起来,躺平的你也不用感到焦虑。
就接受对方的感受。
大部分时候沟通,如果我们稍微静下心接受对方的感受,分得清哪些是对方的情绪,哪些是事实,不急于纠正对方的情绪,只针对问题解答问题。我们会发现沟通有效非常多。
而我认为,作为大人,不管是不是你的小孩,在和小朋友沟通交流中,更要接受小朋友的感受。
我们大人容易有个毛病,喜欢否定小朋友的情绪,爱好,感受。
认为小女孩哭泣是娇气,小男孩哭泣是没有男子汉气概;
而忘了小孩都可以哭,是人都可以哭,和娇气男子汉什么的没有关系。
认为小朋友大喊大叫是不对,哪怕他们受了委屈;小孩表达情绪肯定无法克制的,为什么不安抚后听听他们的说法。
认为小朋友喜欢吃零食是不对,因为对身体不好。这个出发点没问题,但是喜欢吃好吃的是人的天性,没必要因此而责怪小朋友贪吃。
还有像我小时候的害怕,害怕就是害怕,它是一种感受。不需要为了锻炼所谓的大胆而否定我的感受。
忽略小孩感受比忽略大人感受还糟糕。忽略大人感受,他有平等的身份和你继续沟通。
但是小孩子不行,他必须依赖大人,如果他们依赖的大人都不接受他们成长中的感受和情绪,他们只能委曲求全,以讨好的方式获得安全范围的感受。
小孩虽小,我们虽是大人,但是是平等的。接受他们,就是爱他们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