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时常看到有文章说,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做事要讲究方法、看书需要多领悟等等。这些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也确实没啥问题,但我始终觉得这些话某些时刻会误导一些人,特别是刚开始做事的人。
比如对于一个刚开始读书的人,你跟他说如果看过的书,你不能记住或是用出来,那等于白看。这样说无疑是害了他,可能在读了两本后,发现即记不住,又用不出来可能就被打击的不读了。
在这之中是有一个误区存在的,就是“理解能力”。人与人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书也许在你看了很容易就懂了,但对于别人来说未必,如果简单粗暴的按照一个标准衡量,那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丧失信心。
而这个“理解能力”又很有趣,它是可以锻炼出来的,锻炼的方式也很简单,多读书。古人云:书读白遍,其义自见。不就是这个道理么,也许一个人刚开始读书时,理解能力很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量的累计,他的理解能力就会慢慢变强。
所以凡事都讲解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与其过多参考这些话,不妨先做到不轻易放弃。
其实“不轻易放弃”这五个字,是我打算好好开始日更时给自己订下的标准。为了更好地督促自己,在李尚龙的一次签售会上,我就让龙哥给我签上了“不轻易放弃”五个字,希望自己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选择放弃,而是咬牙坚持。
也许你会疑惑,这么坚持有希望吗?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呀,如果你读过《光环效应》这本书的话,可能会发现,有些事情就是不断坚持的结果。而人与人的不同、事与事的不同,是没办法简单粗暴地照搬别人的方法。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研究马云、华为的人不计其数,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地案例和方法论。但目前还没出现第二个马云或华为,原因就在于某些事情需要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才能发挥效应。还有就是并不是他们做了什么才有现在的成绩,有时恰巧是因为是他们做的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换句话说,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见有那么一两个,平时也不见用功,就是能考的好的学生。不是因为人家聪明,而是因为人家学习好,才有玩的时间。
那么对于想要改善生活,过上不一样人生的我们,或许能做的,就是坚持,不放弃。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然后不管外界变化如何,持续深耕,让自己成为领域专家,不断地为他人创造价值,似乎才是最好的路径。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什么挫折,或因看到什么言论而动摇。但请一定要记住,只要不放弃,就会有结果,做,至少比不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