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51841/e85fab3f305053e8.jpg)
《不再较量》是《海燕》(2020.3)里的一篇小说。
刘梭—一名在事业上正如日中天的公司职员,在项目进行到关键时刻,却遭遇了母亲重病住院、儿子车祸、老丈人跳楼自杀、情人反目、被骗子敲诈、成果被老板剽窃等一系列令人心悸的事件。这些事件,集中爆发,成了压在刘梭头上的一根稻草,导致他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想来,哪个中年人的人生不是如此。
生活是复杂的,各种预想到的,料想不到的事情可能随时发生,这构成了我们眼前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纵观全文,各种矛盾在其中呈现。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养老问题。
独子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每一个中年人都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当母亲重病住进医院时,刘梭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他抛下正在攻坚阶段的项目,回到了医院中母亲身旁。刘梭把母亲交给以公司派出人员名义来到医院侍候母亲的情人石如玉。当他的生活就要回归正常时,丈人唐父因被一个电信诈骗集团把存款骗了个精光,致使唐父跳楼自杀。此外,石如玉的父亲频繁更换保姆,最后被送进了养老院。老板的父亲因不堪病痛折磨,跳楼自杀,还有,死后三天才被发现的邻居大妈。这些,构成了这篇小说的主题。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中年人的心理承受力也有一定限度,社会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再则,在现阶段社会体制下,如何快速健全我国养老制度,使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他们无后顾之忧。
从文中,我还读到了特殊状况下的深深的母爱。当母亲得知刘梭的老板剽窃了儿子的项目设计后,坚决支持刘梭讨回公道,她选择最讨厌的保姆王娟来照顾自己,并且把财产都做了交代。母亲用这种方式慷慨赴死,既是对无良无德者的另类讨伐,也是对儿子事业竭尽所能的支持。当母亲得知石如玉和刘梭的关系后,冷静地提醒刘梭,要他处理好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既是告诫又是责备。她在用着自己的方式,做着一个母亲所能做的努力。母爱深深深几许?这是一个无法用数字和语言来衡量和描述的问题。
从结构上来说,小说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暗流涌动。情人石如玉突然出现在刘梭所在的城市,带来抗癌新药,并细心地把说明书做了处理,让心力交瘁的他感动不已。可当风雨欲来时,这种感情那么地不堪一击。更具戏剧性的是,刘梭想要讨回公道的项目,公司竟然交给了石如玉,这直接导致了刘梭的权利放弃。她曾经为之卖命的老板,也在刘梭趴下之后,又重重地踩上一只脚。人性的恶,暴露无遗。与之相反的是,贪图小便宜的保姆王娟在刘梭被警察抓走后,替他守护这个家。人性中有弱点,但本质并非十恶不赦。作者这样处理,体现了生活的丰富复杂性。
虚实相生,是小说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刘梭在回去看望母亲的火车上,几个中年人在各自诉说着自己父亲或母亲的重重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惯和所作所为。似是闲笔,实则是铺垫。刘梭被敲诈, 他最后的防线被击垮,他做出的这个决定,足以使自己走向毁灭。杀害敲诈者,事后才通过刘梭的回忆交代出来,这样处理,使得故事情节线条明晰,繁而不乱。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而魏东宁的这篇小说,却让人体味到一个“真”字。其中的一些细节,仿佛就发生在你我的身上。经历一番波折的刘梭在岳父的葬礼上“眼泪川流不息”,“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她哭的就是自己。”当我们心中的苦痛足以能变作汹涌的眼泪流泻而出时,他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这种虚假的真实,真切地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也许是感同身受,魏东宁的《不再较量》一读放不下,且让我们每一个中年人都能从中或多或少地找出自己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