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不算多。
少到倘若我去一个陌生城市,手机里几乎也翻不出一个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
像我这种交往中处在被动型人格的人,从小到大,经历过几个上学或工作阶段,同学加同事,最终沉淀下来成为朋友的似乎也就那么几个。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生命中那些来来往往的遇见,就可以忽略不计。茫茫人海中相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
只是有些人,因为有些事,或者有那么一个巧合,促成了令人难以忘却的感动,会让你不经意地想起,想起曾经他(或)对你的好。
我不太喜欢将和朋友的联系计到自己的计划日程中,甚至,我从来不太喜欢过年或者某一个节日,对着手机通讯录,一个不落地给别人发个什么群发的信息。
不知为何,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那些群发的或者在别人眼里幽默的外加N个节日符号的信息,对我来说,也只是飘过。
这些年,连原创信息也懒得刻意编写发送了。
但并不意味着我从来不会想到别人。
我常常会在某一个瞬间,想到某个人,会立即发个信息过去,真真切切地问具体的一个细节,却不太愿意问最近可好?
比如等公交的时候,开会前的一段无聊的时光,或者是某一个下雨的日子,坐在公共椅子上看儿子玩的时间……
会发个信息,或打个电话,给我的朋友,远方的可能会聊聊近况,幸福的事相互祝贺,烦恼的事相互分析,相互寻找方法,一不小心,滔滔不绝,过去了很长时间。
在一个城市的,会播个电话,或一个微信,约一个地点,择日不如撞日,一起聚一下,边吃边聊,一个简单的面馆也能吃出味道、吃出情怀来。
更多的情况是一方没有时间,从来不去刻意地安排下一个机会,因为在我们的眼里,有的是机会。
还有一种情况,偶尔想起一个名字,也会点开他(她)的微信头像,看看动态,也就心安了。
我不太喜欢陪别人逛街,通常也几乎没什么人邀请我陪她逛街,我觉得陪别人逛街,有时候半天下来,一样东西没买成是相当不合算的事情。
在买东西方面,我喜欢速战速决,即使一味追求速度,买回来一些令自己后悔的东西,比起节省时间来说,想想也就算了。
说到朋友,还真的要看缘分和磁场,这或者就是人们常说的吸引力法则。
有些人你大概只见过一面,你就觉得他(她)是个很不错的人,即使你听到一些负面的评价,但丝毫不会影响你自己的判断。
这样的人,完全有可能上升到朋友的阶段。
我是说,有可能。
写到这里,我也没有办法给朋友下个具体的定义。什么是朋友,不一定时时活跃在线上或线下,口口声声说是自己闺蜜、兄弟的人,也不一定就是那个一起在咖啡厅喝杯咖啡时不时来个自拍的人。
我相信,我遇到挫折,一定会有人不止是停留在安慰层面,还会帮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经济上遇到困难,也一定会有人挺身而出,慷慨解囊。
这就够了。
朋友之间,或许也是一种相互扶持,一种发自内心的陪伴,却不会去打扰。
在时间的长河中,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我们在独自享受寂寞。
我喜欢。
2017/4/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