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间心理学》读后感

《时间心理学》读后感

作者: FreeAslan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6:14 被阅读133次

    刚开始看这本书,以为只是提出一个新的观点,类似于研究报告,对同一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并不能说明哪一个是真理。我们通常,只能从事情外面来看,然后推测形成的原因,却很难确实知道应该是怎样的。

    作者对过去、未来和现在分别列了2种时间观,而不同时间观的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或者说决策。

    第一次让我觉得写得好,是作者通过6个有代表性的角色,在同一场景里进行对话,分别说出有代表性的话,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可以让读者抓住核心。

    直到书里引用了马丁.塞利格曼的话:“我认为童年的时间被高估。事实上,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大体上是被高估了。我们很难发现童年发生的事件,对成年人在性格上有任何微小的影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人格形成有决定的作用。童年时期的重大创伤也许会对成年后的性格有一些影响,但也仅仅是很难发觉的影响。总之,糟糕的童年不会造成成年后的麻烦。所以没有理由把成年人的压力、焦虑、糟糕的婚姻、吸毒、性、失业、与孩子不和、酗酒或者发脾气等问题归咎于你的童年。”

    马丁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前期的研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就是对一件事情感到无能为力,是经过以前多次失败以后习得的。他甚至找到了是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触发中缝背核(dorsal raphe),导致习得性无助的想法。如果使得中缝背核不被触发,那么即使本来会无能为力的小鼠,也会开始寻找解决方法。

    这本书引用马丁的话,一下子把我shock到了。过去影响现在,童年影响成年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了,虽然我开始慢慢脱离这种想法,但也没那么容易能够在意识上用出来。还有一个来源,是一个南传佛教老师讲的,实际上说下一世还是你是方便说法,下一世那个其实已经不是你了,事实上,下一秒钟的你,也已经不是你了。第三个来源是,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里。还有一个来源,是儒家的,行仁由己,岂由人哉?这几个观点,都是强调一个人,在当下,就是一切的开端,而不是过去;而且,任何一个当下,都可以重新开始。

    把这几个连起来,我更加巩固了自己在当下的力量和自由。之后的几天,我反复念叨这几句话,加深印象来内化,期待有一天能够在生活中用出来。

    第三个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就是以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大概都是基于弗洛伊德的,一棵大树,分出来很多。而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我理解的心理学和治疗方法,只是一篇森林中的一棵树,还有其它书,比如积极心理学和时间心理学,他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都不同,而且重点都不同。

    看了这本书,使我脑子里面的这么多棵树找到了相容的可能性,而现在,也正在相容。

    感谢这本书,感谢柯鹏越告知我这个读书群,看到这本我想不到的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心理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d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