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编就和大家说过,拼命不一定能赚到钱,同样,今天我们要聊的网络上的鸡汤文,那些正能量的鸡汤也要适度品尝,别一味大补,变成了毒鸡汤。
为什么这么说?有人说,我们失败了,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只要你坚持,不断地努力,就可以成功的,相信自己。好像“努力”已经包治百病了,不管遇到什么事,你只要努力就行,没有不能完成的。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做车贷的一个业务经理小A,他就是一个很努力的上进青年,从毕业之后踏进职场的第一天起,他就暗暗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五年后一定要做上管理三个团队的管理岗位,收入至少要翻三番。
小A大学毕业之后并不想继续从事相关的专业类工作,于是刚开始出来找了一份销售类工作,刚开始出来那个公司以小A是应届生没有经验为由,给到小A的薪资非常低,所以想着积累经验之后就换份工作,两年后小A就来到后河车贷应聘了车贷业务经理。
刚来到后河的时候,小A会每天给自己定目标,完成多少电话拨打量,做多少次展业,插多少车卡,发多少传单,做多少次陌拜,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自我盘点和总结,一定要看到自己所做的比之前好才觉得自己努力进步了,就这样,小A努力强迫着自己做的更好,比如,今天他拿下了一单十万的,下次就计划着怎么拿下一单二十万的;这次因为要拿下这个客户只做了一个备用方案,差点拿不下来,下次做下一个客户时,就会多备上几个方案,更稳的拿下下一个客户。
就这样又做了两年,虽然小A常是团队里的销冠,薪资上涨了两倍,但是还是没如愿做到期望的管理岗,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还不够努力,距离订的五年目标已经过去了四年,他开始焦虑和着急。
小A的父亲看到小A如此消极,就托关系帮小A在别的公司找了个销售团队经理的职位,于是小A又开始重新努力了,但是这次的努力让小A感到更加的不开心,因为他带的团队业绩下滑到公司的最后一名,业绩一再的爬不起来,于是他开始陷入到了每天自责却无力改变、结果不合人意,接着更加自责的恶性循环,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对销售丧失了兴趣?是不是因为自己性格不合适所以不适合做销售?以及,是不是因为父亲的刻意安排扰乱了自己升迁的节奏,反而让自己不太胜任?
其实并不是小A不适合做销售,他之前在后河作为销冠的事迹还是常被作为公司榜样的,但是在团队管理方面、激励员工业绩和针对员工设定目标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想法,自己没有完全进入到一个管理的定位里面去考虑这些问题,所以才导致了业绩下滑。
在小A和以前的后河团队经理叙旧聊天之后,小A请教了这位昔日带领自己的领导,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老是做不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确实小A以前在做销售经理时,业绩很好,很拼,经常各种加班加点的做事,很有自己的一套销售经验和理念,在车贷的这两年,已经累计了不少的人脉和资源,所以后续做起来也没那么大的压力,顺心顺手,只要公司下达目标,小A只需要负责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业绩即可拿到对应的奖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专研自己的销售技能和寻找客户。
但是转到别的公司之后,虽然同是销售,而且坐上了管理的岗位,却没有管理的经验,不知道怎么给下面的员工定目标,不知道怎么激励员工去完成目标,自己只能干着急,业绩不断下滑并且垫底,就会对自己陷入自责,对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但是就会产生后续更大的失望,迷失自己,感到迷茫,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小A一直很上进,也一直很努力,并且不断的在努力,但是却把生活过糟了,为什么?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而言,销售分为理性销售和感性销售。作为像小A这样的常年通过人脉和资源拿下业绩为主的长线理性销售,突然转到作为感性冲动性销售,是很难去一下子转换过来的,而且也不一定就适合,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销售理念,所以在选择销售类型时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擅长与陌生人交流或者自来熟,就很难去做感性冲动销售,就像牛不喝水强按头一样,强逼着也没用,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去做擅长的,做起来舒心应手且开心,有成就感,自然也会变得自信。
作为一个管理者而言,小A过于的看中自我价值,以自我为中心,并未过多的去关注团队,要学会放下自我,去了解别人的优缺点,接纳每一个自己的团队成员,并帮他们按个人能力制定适合每个人的目标,分享自己的销售经验,适当的激励他们去完成每一个目标,然后实现团队效益最大化,同时能建立起自己在团队内的威望和地位。
努力未必成功,并不是说叫你做事不要那么努力,如果你连努力都不试一下,那你连开始成功的希望都没有;努力不是玩命的盲目努力,而是要找到自己喜欢、适合的领域,制定短暂及长远的目标,一步步为之付出努力,去完成它,才能让你的努力实现相应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