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这场一对四的宫斗,茂则几句话逼得对手自相残杀
张娘子入宫开始就挑起宫斗,斗的对象也很生猛,除了官家和贾婆婆,从皇后到宫女、內侍没一个信任的,没一个在她眼里。
贾婆婆为了夏竦,杨怀敏和兰苕为了富贵,借着官家对张娘子的“独宠”,谋划了十几年。
茂则一朝出手,夏竦、杨怀敏出京,贾婆婆、兰苕服毒,剩下张娘子一个人,干净利落。

我们先看茂则选择出手的时机,这时机是被逼无奈,却也充满心机。
夏竦、杨怀敏要推张娘子上位,谋划搞了一场宫乱,把皇后的侍女绫儿与侍卫私通这件事做成局,又在皇宫内外散播画师崔白喜欢中宫内人董秋和的消息,皇后为了护住秋和,宫乱时当场杀了绫儿,自己就沾上了说不清楚的嫌疑。
官家看破了夏竦的局,对宫乱不深究、不牵扯,保住了皇后、宰相和张娘子。
这个局没能伤到皇后,但夏竦、张娘子抱团挤兑丹姝,越逼越紧。
张娘子旗下的许兰苕怀了龙胎,若是这个孩子生下来,寄在张娘子名下,张娘子就有“德行”被尊异了。
秋和为了避免官家误会丹姝,主动交代了被崔白仰慕的事情,甘愿领罚。
徽柔哭诉,自己绝不会认张娘子为娘娘。
宫内的人一度认为官家会废了丹姝,立张娘子为后。

那么,在兰苕肚里的龙胎出生之前,在官家下诏书尊异张娘子之前,要让张娘子团队发生变故,这是茂则发动的时机。
茂则做了什么呢?
茂则查夏竦监守自盗,贩卖私盐,但是查了一年多,证据找不齐全(夏竦厉害)。
官家不想把夏竦搞得很难看。
茂则把夏竦勾结杨怀敏,阻碍贝州平乱的恶行六分真、四分假地透露给御史、台谏和京城的小报。御史和宰相揪住夏竦不放,借助前朝的政治斗争,把夏竦和杨怀敏一起收拾出京了。
尊异张娘子这件事是办不成了。
官家提点茂则“不要心有偏颇”,其实就是警告茂则:不要为了皇后再搞事情。

茂则给自己找到了理由:
他设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局试探兰苕,兰苕心中有鬼,上钩了。
这就不是自己偏执,而是天意,亦是兰苕自己的选择。
张美人的第二个女儿被兰苕的构树花粉引得喘疾发作致死,
兰苕间接害死了四公主,贾婆婆知情不报。
这件事过去了许多年,碧桃指证兰苕的口供不是实证。
即使官家处置了兰苕和贾婆子,却只会更怜惜张娘子。
因此,茂则没有把查到的证据直接报给官家。
茂则先是吓唬兰苕,要把碧桃的口供交给张娘子,兰苕快吓死了,立即拉着贾婆婆要投靠皇后,保自己和孩子的命。

然后,茂则把碧桃的口供告诉了张娘子。
这一招够狠,表面看起来是茂则找到了出逃的宫女,顺便把杨怀敏留下的悬案给破了,轻描淡写地把兰苕、贾婆婆做得坏事告诉了张娘子。
张娘子睚眦必报,偏激固执,嚣张跋扈,连续失去三个女儿后不能再生育,仗着官家独一份的宠爱,胆大包天,她怎么忍得住不收拾兰苕?
这是茂则斗张娘子的心机:
当时兰苕怀有龙胎,若张娘子对兰苕动手,伤了龙胎,张娘子的罪过就大了。
即使张娘子忍住不伤皇子,兰苕也会投靠皇后,贾婆婆被治罪。
按照张娘子的脾气秉性,很可能要与兰苕同归于尽。
可惜,
贾婆婆识破了茂则的计谋,为了不让张娘子动手,贾亲手毒死了兰苕,
然后自己服毒自尽,临死还写了封遗书,说是皇后指使张茂则毒害兰苕,害龙胎。
这招够厉害,把张茂则暗地帮助皇后的事情给翻到明面上了。
茂则为了不连累皇后,服毒自尽,幸好被镣子发现,救回来了。
官家召见茂则时,茂则承认自己一意孤行地循着事实查贾婆婆,虽没有半点冤枉她们,却“算错一着”,害死了皇子,再三求死。
茂则决定发动时,或许想到了可能会伤了官家的孩子,
即便要以死谢罪,他还是这么做了,
茂则的确不再是之前那个心中只有官家的茂则了。

《清平乐》的后宫,似乎只有张娘子在宫斗,无奈段位太低,被茂则一个回合给破了。
这件事后,茂则、丹姝、官家和张娘子的做法更有意思,下篇文章再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