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bgms
常用文言文语法结构

常用文言文语法结构

作者: bgms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14:26 被阅读0次

    疑问句: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

    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

    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

    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

    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

    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

    二、使用疑问语气词。

    1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例1:汝亦知射乎?(《卖油翁》)

    例2:赵岂敢留璧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天地有法乎?(《治平篇》)

    2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3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例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例2: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

    例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例1: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三、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例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例2:吾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例3: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例4: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例5: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

    例6: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例7: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 项羽本纪》)

    四、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例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与妻书》)

    例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Ⅱ.简析: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 

    例句: 

    ①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② 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 

    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 

    ④ 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 

    其中①②句带宾语,③④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 

    (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句: 

    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 侯张良.(与….友善) 

    ②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王(说坏话) 

    ③ 烈山泽而 .(放大火烧) 

    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 

    (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 

    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 

    ③ 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 

    (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 

    例句: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 

    ② 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 

    ③ 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 

    ④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 

    (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 

    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 

    ①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 

    ② 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 

    ③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④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 

    ⑤ 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2) 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②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 

    (3) 表示工具或凭借 

    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 

    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②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③ 失期,法当斩.(依法) 

    (4) 表示方位或处所 

    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 

    ①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 

    ② 义庙礼之.(在庙堂上) 

    ③ 既东封郑.(在东面) 

    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 

    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写体,漆是线等. 

    (六) 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句: 

    ①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 

    ②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 

    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 

    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 

    例句: 

    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 

    ② 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 

    ③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 

    ④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 

    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例句: 

    ①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② 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 

    ③ 操军方连船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曹军逃跑,有路之?走(之))。 

    ④ 闻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 

    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很少,比较难辨别须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 

    例句: 

    ①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使百余骑跟从)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秦国承担理曲) 

    ③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也,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人常膳)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之居洁) 

    ② 今媪尊长安居之位(使之尊) 

    ③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之弱) 

    ④ 张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使之张,使之贫) 

    (七)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1〉 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的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 

    ① 侣鱼虾而友席鹿(以鱼虾为侣。以席 

    △ 总的来说.名词的使动语法.意动用法术很常见。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欢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用好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吾妻之美我者.和我也(认为我美) 

    ②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天下变小了) 

       ③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

    (网易博客  2012-08-08 11:38:5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用文言文语法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hy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