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想起加缪,他讲的故事《局外人》里,很明显分成两部分,上部是在铺垫,介绍默尔索这个人,他平平无奇的工作,他的母亲,他的女友,他的朋友,他的邻居,一直到他在海滩上杀了人。
小说下部,加缪开始飙车了,露出了他藏在温柔背后,冷冽桀骜的一面,概不认可世间的一切价值,故事最高潮,是默尔索与神父的对话,后者是来解救他的灵魂的。可是默尔索拒绝了,因为他不需要。
默尔索在这里的大段独白很难理解,我觉得年轻点儿的男性,都很难理解,要老男人,要经过很久很久的思考,才知道为什么默尔索不需要别人搭救,他温柔并且强大,和大自然一样。
大自然是无价的,不贵也不贱,它不是为了人类存在。不需别人来确认,不需要一个证书,不需要有神来点头,这就是加缪的本质,存在主义。
如果有一杯酒,加缪只敬生命。
和萨特不同,加缪认为世界不荒谬,它只是存在那里,并不管人的理想和价值、希望和意义。荒谬是由于人对世界的期望,与世界本身不按这种方式存在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
因此萨特主张行动的反抗,而加缪主张精神上的反抗。两人开始时是好友,大吵了一架后分手,在两人的分歧上,我选择加缪。
现在说《西西弗斯》。这是加缪的代表作,他借用神话,把自己心中的理念又讲了一次。
西西弗斯竭尽全力推大石头到山顶,再眼看着石头轰隆隆的滚下去,如此反复,生命不息,苦役不止,这在世人眼中无疑是悲惨之极的命运。
但作者说,这就是人生,如果去掉中间的东西,那些坎坷和喜悦,那些深爱与哀愁,结局都必然如此,关于那个结局,你能做什么呢?什么都做不了,你如果是西西弗斯,只能在下山的路上,看看路边的野花,望望天边的云,摇头晃脑的吹一阵儿口哨。
不久后,西西弗斯到达了山脚,巨石已恭候多时。命运不是世人能选择的,从秦始皇到亚历山大,到千千万万的无名之辈,都是如此,都是尘埃。
接受了这个,眼中才有野花。既不凌弱,也不怯懦,温暖而且强大。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1913 — 1960 车祸身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