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逼自己去做一件一直被回避的事情
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一直被回避的,并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太重要了,自己不敢轻易去尝试做,怕一做就失败,然后没有回旋的余地。这个大概就是个人的回避想法吧,因为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或者说成功概率很低的事情就会降低自己开始的兴趣,害怕承担失败后果而选择无限延期,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这样即使失败了,把结果告诉上司,然后说自己做过了,就可以不用有后续了。这样承担失败后果的时间减短,我们在思想上收到折磨就会相应减少,这是给自己的一个心里安慰。
现在就是想着每天都逼自己去做一件被回避但是紧急重要的事情,因为机会也是在回避中溜走的。注定是要做的事情,为什么不选择马上去做呢?这样你还可以为后面赢取点补救的时间,如果是失败了。按照把事情分成4个象限来安排我们一天的工作,这样就更有目的性,也会让自己的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被自己回避的事情大部分处在1和2象限,如果是处在第一象限,那是绝对重要紧急的事情,但这个事情往往有个deadline,可能是3天后或者一周后要看结果的,那我们就会利用这个时间空隙来做有限但是煎熬的拖延直到最后一天;不紧急的事情那更是不用说了,往往就被拖成了不了了之的那种,最多也就是前期有一点没有做事的前期愧疚,后面就是会完全放下,连重新捡起来的想法都没有了。
私人笔记为了可以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避免拖延症就还是要把事情及早处理完。这样给自己多余的时间处理后续,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完。一旦把手上的事情做完,就会有接下来的另一件事情发生,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接着一件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所以这件事情结束了,你可以直接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在哪里,就会有下一个目标出现。理想是美好的,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执行,“愿意+能够+可以=行动”,首先你要有意愿去做,有能力加上可执行的计划,那么你就可以行动了。每天把自己回避的事情写下来,一开始做的时候会不适应,心里有抵触,那就挑一个最轻微,失败后果最小的那个去做。心里可接受力是要练出来的,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有强心脏,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值,第一天先做一个,然后第二天做2个,然后再做三个,四个,五个......这样慢慢往上加,可以把心脏的强度慢慢加上来,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是逐渐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
最后希望自己可以明白,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一个问题回避后面就会有2件事情得不到辅助资料,2件事情就没有答案;如果你2件,3件乃至更多件没有做的时候,你就知道失去的有多少了。更重要的是心里折磨,再享受延迟带来的快感同时,你也在受着延迟的折磨,心里会不停幻想各种结局,但是就是没有一个结局是真实发现的,一切都只是你的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