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胡老师为我们邀请这么多专家,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开展了一次次头脑风暴、美音享受。
作为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反思、没有学习,那么这份经验将会是一种前行的羁绊。因为太多的实践经验会让我们以为“行”而排斥新理念,忽视新知识的学习,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中,满足原有的教学技能。
作为一名不年轻的教师,很有幸还能有这样的机会集中学习,聆听到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学习到课堂教学与课堂乐器教学的丰富经验,感动于老前辈对音乐教育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这次90学时的理论学习最大的感悟有两点:
第一,更清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前两天的培训,王静老师、尹特、杜特带领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学工作,深入浅出地帮我们厘清了一些教育概念,从双基培养到三维目标的重视,再聚焦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纬度地纵向看我们音乐课改一路上的践行与思考,而这些思考是关乎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音乐课到底可以帮到学生成长什么,成长成什么样子,作为一线教师,在面对繁复的教学工作,我们很容易疲于应付各项检查工作和比赛事项,忽视甚至遗忘这最重要的教学阵地。
杜老师提出:“课堂教学要从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发展,从浅层次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只是教知识不是育素养。”歌曲教学也好、器乐教学也好,作品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这是素养发展的载体,通过作品的学习,慢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等等高端理念提纲挈领的引领我们再次认清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二,更清楚了作为教师要善于思考
杨老师和王老师两位教师在不同的讲座都强调了共同的一点:教师要善于思考,“没有问就没有学习”,“何为课堂乐器”、“课堂乐器的种类与选择”、“课堂乐器学习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先厘清概念,“教学方法”、“体验式”、“手段”等等,只有搞清楚概念,才能准确把握住教育的脉搏,没有思考、没有研究会使教学发生偏差,用科研思考反哺课堂实践。
王老师例举自己搞课题时先翻阅词典等各种资料,了解什么是“课题”,这一系列的动作在我们看来是很繁琐的,但这就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严谨态度吧,教育专家前辈们身上的那种钻劲儿和严谨性特别令人佩服。我们时常督促学生学习,而我们教师更应该终身学习,就像王老师说的“深思比勤奋更重要”。
这五天,我们享受了一顿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加深对音乐教学本质的理解,让我们再次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角度去了解所热爱的音乐教育。最后,再次感谢胡老师为我们一线音乐教师的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