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准备了8小时,但还是讲砸了

我准备了8小时,但还是讲砸了

作者: 子夜观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00:17 被阅读0次

今天只讲一个故事,一个思考。

先从故事的结局讲起吧:

一周学委的分享,我准备了8个小时,但依然是初稿。

于是晚上果然讲砸了,但这一次,内心很平静。

要说为什么会准备8个小时,还要从刚开始说起。

一周学委,是我目前正在参加的一个社群活动:每个人,一周之内,在群里做两次分享,时间半小时左右,主题不限。

在确定要做第一周的分享嘉宾时,我刚刚读完《认知天性》这本书,当时对书中的内容感触很深,感觉和我的课程契合点非常足,于是就想要以这本书为引,为大家分享学习的本质。

在周六的晚上,我花10分钟把大纲写了出来,并且即兴在群里做了一场分享,讲的过程感觉思路比较清晰,而且因为先完成了,于是就对这次的分享有些掉以轻心。

但是在周一的时候,同组的老铁小峰的分享稿一出来,一对比才发现,自己的稿子中,干货多,案例少,而且概念很多。虽然分享起来很爽,但听众听起来会非常累。

于是我就打算往分享稿里加案例,但这试图一加,就发现了问题:

加案例,有四个层次。最好的,自然是自己知道并做到的经历。次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再次之,是从其它书中联想到的经典案例。再次之,就是书中原始的案例。

比如说,同样是讲“品牌定位”,最好的例子,就是写自己是在品牌定位道路上的探索。其次,可以写身边朋友的故事,也可以写对剽悍牛人进化营的观察。再次,还可以讲一个大品牌寻找定位的故事。最后,就是直接复述书中的案例了。

当然,在这些案例之外,还有一个更差的,那就是自己胡编乱造,结果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次分享稿的案例,大部分都属于“更差”的那部分案例了。不仅场景设定全部架空,案例设定也过于想当然,让人一听就觉得:“不对啊?这案例讲的不是我啊!”从而失去对内容的信任度。

比如说,为了把“复述有助于记忆”这个道理讲明白,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把沟通分成了四个步骤。相信各位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对这个四个步骤印象非常深刻,那么我现在要考考你,这四个步骤是什么呢?你能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它们讲清楚么?”

首先,别人很可能没有读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那么他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其次,他的感悟可能和我的并不相同,书中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不一定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再次,如果他真的印象深刻,并且能够复述出这四个步骤,那还有可能会觉得“这讲的什么玩意?看不起人?”

所以,当我在分享中读到这个案例时,有一种读不下去的心虚之感,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自然,在听者耳中,效果就不会太好。

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呢?

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文章中的“你”改成“我”,把它变成自己经历过的故事,修改后的例子如下: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把沟通分成了“讲事实、讲感受、讲需求、讲请求”四个步骤。我曾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个四个步骤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在某一次分享中,我提到了这本书,想要把这个四个步骤讲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当时尴尬地在台上站了一小会,然后灵机一动,问台下:‘谁知道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是什么?’,有个读者举手才帮我解了围。“

这样一改的话,对于有共鸣的读者,读到这会一拍大腿:“哎呀我也是这样呀!”,而水平高的读者会哈哈一笑:“这个故事真好玩,我也有过这个时候。”当读者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例子,而无关乎自身的时候,这个例子就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感,读者也就更有兴趣听下去了。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写开篇引子的时候,可以举一个和读者直接相关的例子,直戳痛点。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痛点就是你做分享的目的,你这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痛点来写的,所以在开篇自然可以这么写,但如果在文中不知收敛,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戳,又没戳到点上的时候,可能你之前戳的痛点,读者也不认可了。

所以,小总结一下,在举例子的时候,如果有任何负面的虚构成分,那一定要以“我”为主角,而不能以“你”为主角。反之,如果是正面的虚构成分,用“你”来做案例也就没有问题了。

在加案例的部分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再讲一下心态。

在这一次讲砸了之后,我分明地感觉到自己这次的心态,比去年要稳定得多。

去年做线上分享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喜欢做逐字稿,觉得太麻烦,太占用时间,于是就脱稿讲了几次,都不太理想。

那个时候每次分享完成之后,如果群里反应平平,我都会陷入郁闷和自责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要是自己再准备充分点就好了。

但今天这一次分享,虽然分享完成后只有同组战友几个礼节性的鼓掌,而且我也明知道这次讲砸了,但我的心理却异常平静,该吃饭吃饭,该打卡打卡,丝毫没受影响。

原因就在于,我明白我的使命是帮助更多人提升学习能力,而这次讲砸只不过是成长路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挫折,为这种事情影响情绪,实在太过可笑。

只要在复盘中认真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其本身,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种财富了。

尾声

好了,故事讲完了,最后上干货:在这次的经历中,我收获了什么?

001 加案例,有四个层次。最好的,自然是自己知道并做到的经历。次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再次之,是从其它书中联想到的经典案例。再次之,就是书中原始的案例。最次的,就是自己胡编乱造,还给读者带来负面情绪的。

002 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案例中的人称代词改成“我”,把它变成自己经历过的故事。

003 找到自己的使命,看清自己的渺小,你的内心会强大很多。

相关文章

  • 我准备了8小时,但还是讲砸了

    今天只讲一个故事,一个思考。 一 先从故事的结局讲起吧: 一周学委的分享,我准备了8个小时,但依然是初稿。 于是晚...

  • 我想杀死一只猫(1)

    我想出国了。 2019年,我选择回来。我想要新的生活。可是我还是搞砸了。搞砸了我的2019,搞砸了我的恋爱,搞砸了...

  • 致歉|自罚

    今天要给方案团队、商务团队说对不起。 大家很辛苦的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被我现场搞砸了。 我出差顺便承担了讲方案的工...

  • 我还是准备摊牌了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和猴子先生摊牌了,我是真的对他没感觉。 就是引用曾经人的一句话就是:他对我没有吸引力。 家庭,身...

  • 贺兰山下遇滑铁卢!

    今天,我把事情搞砸了。现场开会,我负责设备调试与操作,虽然会前进行了大量准备,但在开会过半后,还是出现了意外,现场...

  • 还是搞砸了

    心里有7.80的把握,也努力了90分 最后难道失败在了细节? 时间没卡好,印象分没了,最后杯子没拿走,再扣一分。 ...

  • 满满负能量

    还是搞砸了今天的英语展示 在台上的我慌乱到像是之前完全没有准备过一样脑袋一片空白连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准备了一个多星...

  • 2018-06-28

    入行。 5年了,工作,即将要给部门小伙伴讲一堂技术课程,研究了好久准备的资料,但到现在还是觉得准备很不足。而5年了...

  • 精彩的童话剧之旅

    今天,是我最兴奋的一天,因为今天是要演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日子,虽然我们都有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

  • 准备了没有用得上但下次还是会准备

    我相信,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要着手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之前,我心里是慌的,显然没有底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准备了8小时,但还是讲砸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p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