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91357/cc0e084419c35749.jpg)
你好,我是杨卫祥,就目前正式工作呢是一枚攻城师,坐标上海,今天我想聊下自己这辈子和“思考与践行”名字。
七年就是一辈子
刚听说“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个概念我是非常排斥的,那时想一辈子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怎么七年就变成一辈子了呢?
经常会听有人说,我这辈子要怎么样怎么样,我这辈子真遗憾没有怎么样。
今年正好工作七周年,从刚毕业之后的懵懂到这两年的稍微开窍,就愈发现,怎么人与人的差距就那么大呢?怎么我就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呢?
我还有没有机会?我还能不能重生?
七年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人的细胞平均累计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比如爱情上会说度过七年之痒这个关键期。
那把七年当成一辈子何尝不可?这样一生你就有很多个辈子,你就能有很多种活法,有很多种机会,并且可以把这辈子的经验和教训传递到下一辈子,让你自己的人生有多种可能。
工作的第一个七年过完了,也就是上一个辈子过完了,虽然说整体感觉这辈子不理想,但在最后两年的时间我还是收获了很多:
英语开始能用起来了,哑巴英语了那么多年,终于能开口了,虽然依旧很滥,但终于可以说话了,不那么自卑了(以前因为英语确实很自卑);
持续多年的晚睡坏习惯是在去年年初完全攻克了,可以想想以前每天一两点睡,四五个小时醒来后的睡眠不足怎么可能脑子清醒、怎么可能有效率?而真正一点点去做、实践去掉晚睡习惯后,竟然还能养成早起的习惯,一举两得;
会学习了,以前学习或者读书为了应付,现在为了用,为了生活的更好,比如读跑步的书就去跑步,读演讲的书就练习演讲;
写作是去年9月开始的,自己写的东西自己是最信的,最愿意执行的,这极大地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跑步是从今年2月养成的习惯,每天的锻炼身心受益;
。。。。。。
经历了这些,真有种浴火重生的感觉,就像那就是上辈子的事。
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最重要的就是真的深入思考了,考虑以前为什么做不好,做不到,怎么做才能做到,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去践行,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给公众号取名为“思考与践行”,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践行,通过践行才能有所提升。
说到做到、践行是最具说服力的事情,你甚至都不用说,影响力就在那:
为什么罗辑思维这几年发展那么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罗胖每天早上6:30发60秒语音,已经发了三年,1000多天,死磕自己,愉悦大家,让每个人都看得到,积累的信任货币也就越多。
为什么得到所有收费专栏中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销量最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李笑来写的东西都是他做过的、践行过的。
践行最重要,那么应用到下一辈子就会有的放矢。
要做一个践行者,要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如何判定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长半衰期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是我们在物理中学习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拿写作来说,很多时候写作并不是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去思考,每次都会是对自己的一次反思和复盘,都会是一次精神之旅,写完之后也会带来愉悦。所以我把写作就归为长半衰期高收益事件。
从这两个纬度出发,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组合成四类事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3391357/9a8c3936583335e2.jpg)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每天都很忙,但只是在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收获并不大。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然而只要半衰期长,一件事哪怕收益低,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长期做下去一定会有一天产生爆发式增长,达到复利的效果。
因此,收益值高低无关紧要,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下辈子做什么
根据“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原则来判定哪些值得做,来规划自己的下一辈子。
1. 践行最重要
践行、凡事先去做再说,应该成为自己的座右铭,也是我这个公众号最倡导的原则,否则掌握再多的方法也没用,知道再多的道理也徒劳,因为知道和做到永远有最遥远的距离(参考:如何知道做到)。
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在践行中提升。
让他们形成一个闭环来相互促进,永远不要停下你的脚步,用践行来倒逼思考,用思考来倒逼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是最有效的。
2. 先写个七年再说
为了能让我长期写作下去,特意加入了一个“007不写就出局”活动,保证7天写1篇写7年,最后要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在7年后一起去南极,让写作有了念头、盼头,想想就会激动,不是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志同道合的1000位战友每天乐呵呵地写作,写作就会变得更容易。以前常说一个人可能走很快,但一群人才走得远,然而现实情况可能是一个人走不快,一群人才走得远。只要你愿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可以找到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圈子,一起加入加速你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超级个体,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写作是倒逼思考最好的手段,是成长更快的途径,是沟通更有效的方式,是对我们这个品牌的更有效的宣传,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
3. 共同成长
最初的时候,要跟自己共同成长的,我们内心有好几个自我,有“黑马、白马、骑手”,都需要协调。(参考:与自我和谐相处如何提高自我效率)
再往下一层就是要跟别人共同成长。
这一层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与家人共同成长,很多家庭和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共同成长。
到了一定岁数之后,我们大多数人会超过父母,这个时候让父母也共同成长是很重要的,想想每年有多少老人受骗就清楚了。
家庭之后还有同事和朋友。我们一生有超过1/3的时间是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和同级同事共同做事,跟着上司能有所成长,让下属有成长空间,这样的工作才会有意义,有干劲。
跟自己共同成长,跟家人共同成长,跟同事朋友共同成长,到最后如果你做的事能让很多人有所行动,有所收获——那你跟这个世界就有了更强的联系——能跟陌生人共同成长,这就是最高境界。
4. 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那就必须保持适当的运动,我选择跑步或羽毛球或台球(参考:跑步给我带来了什么),让自己每天动起来,最理想的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是22,这一辈子的目标就是22,现在超重呢,目标降20斤。
你可以把你的一生活成几辈子,让每一辈子都更加精彩,我也愿意陪着你共同成长,如果能用我的践行给你带来哪怕一点点的鼓励,知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