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07972/7e35498e8a5ea373.jpg)
01
昨晚,正在书房看书,突然收到大辉的信息:12月9号,南京,片场点映,来吧。
似乎是知道我会犹豫徘徊观望纠结,他又加了一句:姜二也要来。
——大辉,姜二,黑波,传说中的“文苑三侠”。
据说,男人之间根本没有真正的兄弟之情,就算大家聚在一起,热切的称兄道弟,但在深心里,都是还是想做彼此的爸爸。所以男生之间最惯常的介绍方式是——这是我儿子。
但我们不同,我真不想做他们的爸爸,因为毕业后,他们以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胖了起来,在我心里,深深感叹:我没你们这么胖的儿子…
02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余秀华笔下的句子,她的诗很美,充满灵性。
据说口述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并不识字,但却能以心受法。
余秀华也是这样,一个村妇,没有高等教育的经历,而且因为疾患,又被称为“脑瘫诗人”,但她的诗,充满灵动,感觉就像是从心里提出来的句子,并非人力。
03
我来到长沙后,有一次去姜二家吃晚饭,红烧肉,喷喷香。
正吃着,姜二说起诗歌。他说,顾城的诗写得真好,就像是个没经污染的孩子,干净纯粹。
他说着,还给我背了一首据说是顾城八岁写的诗。
我吃着红烧肉,又听姜二说,海子那是写的啥,感觉乌七八糟,读不懂。
我又吃了块红烧肉,嗯,海子的诗,很多意境是从《圣经》中演化而出,他经常在深夜里,一个人点着烟,凝眉思索着诗句,他的诗,更多的是一种意义,论美感,有些萧索。
后来我们又聊了一些诗人,说起了“励志诗人”汪国真,姜二说,他写的是些啥,咱是读不懂,也不觉得好,读不出滋味。
当时我说,是啊,很多诗歌并不是那么好,咱读不懂也不用藏着掖着,就是读不懂。这些年来,感觉写得好的诗人,只有余秀华,那诗句,简直不是人写出来的,太神奇了,她证明了,诗歌需要灵性,并不是简单地敲几下回车键…
姜二一扔筷子,我擦,你也喜欢余秀华…
于是,饭也不吃了,姜二找出一本余秀华诗集,我俩就这么喝着诗,读着酒,吃一块红烧肉,读一句诗。
04
这次的点映是余秀华的故事,具体是啥我也没去查——这些年似乎养成一个习惯,对于即将到来的事情,不愿意提前探查结果,就像看电影一样,提前知道了结局,那有什么意味。
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去准备,只要到了时间,那就去参与。
本来的时间安排,12月初会去厦门,和山楂一起去参加一个美学小店的开业,然后游览。
这样一算,12月9号没什么事情,那就去南京,看点映。
大辉说,来吧,请你喝酒。
那还说啥嘞,必须到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