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底,引力波的发现使得LIGO团队获得了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又一次引爆了大众的热情,当然也引起了一众民科的狂欢。科学家做到爱因斯坦这个地步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不但在业内地位尊崇,就是普罗大众也对其一举一动关注备切,简直就是一流量明星,除了爱因斯坦之外,也只有牛顿能做到这个地步,霍金现在已经是个流量明星了,但是在业内地位远远不能和这两位相比。
对于霍金,获一次诺贝尔奖还是奢望,对于爱因斯坦来说,虽然只拿到了一次诺贝尔奖,但是按照他的贡献应该拿奖拿到手软了。
例如这次引力波的发现,如果爱神依然在世的话,那么也应该分一杯羹,这还真不是瞎说,当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为他们理论做实验验证的吴健雄博士就没有获奖,可见诺贝尔奖委员会更重视理论,要是爱神在世的话,这次肯定能获奖了。
不过诺奖是不授予过世者的,这次获奖的LIGO团队中就没有出现苏格兰物理学家罗纳德·德雷弗的名字,因为这位LIGO探测器的联合创始人,于2017年3月7日逝世,距离诺贝尔奖颁奖仅有7个月时间。
那么爱因斯坦在世时,依靠他的成就可以获多少次诺贝尔奖呢?
特立独行的爱神答案是至少五次。
1905年,是爱因斯坦年,也是科学史上的奇迹年,现在也只有牛顿当初的乡下岁月可比,这一年,爱因斯坦写了五篇论文,这五篇论文值得四次诺贝尔奖。
第一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说的就是光电效应,也是爱神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光电效应最早由赫兹发现,完美解释却是爱神的这一篇论文,而且启发了以后波粒二象性的提出。
第二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这是他的博士论文,倒是中规中矩,博士论文嘛,不能太出奇,否则怎么获得学位啊,不过也重新测定了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重要意义不要多说了,那可是直接打通宏观和微观的重要常数。
第三篇《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这篇论文意义重大,这是讨论布朗运动的,布朗运动是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是分子存在的重要证据,当时虽然物理学界已经开始研究原子电子,但是对于分子电子原子是否存在一直争论不休,伟大的玻尔兹曼坚持原子论,杀神马赫的学生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则坚持唯能说,两派展开巨大争论,几乎所有学界大牛都卷入其中,爱因斯坦当然没有参与,因为当时还是学生,普朗克虽然内心支持玻尔兹曼,但此翁一生不好争辩,不发一言,玻尔兹曼内心孤苦,最后被逼得无奈自杀,当然玻尔兹曼自杀争论不是唯一原因,但至少是一个重要推手,想想明明自己说的对,偏偏一群人来捣乱,这也够心塞的。
这篇论文和上一篇论文一起论证了分子的存在,由物理学家佩兰做实验证实了爱神的理论,也证明了分子的存在,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此时玻尔兹曼已经逝世两年,爱神凭一己之力平息了争论,这简直就是张无忌“排难解纷当六强”。
那么这两篇论文值得一次诺贝尔奖吗?当然值得,1926年物理学家佩兰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而佩兰的主要贡献就是验证了爱神的理论,当然获奖名单里没有爱神,爱神暗叹:“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
第四篇就是大名鼎鼎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这个自然配得上诺贝尔奖,可是没有颁发给爱神。
第五篇就是《物体惯性和能量的关系》,E=mc2就是在这里提出的,原子弹就是这么造出来的,直接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这足以配得上一次诺贝尔奖,可是依然没有。
这已经应该4次了,但是还没有完。
爱神一生中最得意的广义相对论当然值得一次诺贝尔奖,而现在的引力波,以前的脉冲星都是广义相对论的推论,这些推论都获了诺贝尔奖,而理论却被忽视了。
星光灿烂爱神后半辈子主要和量子学派互怼,创下了“一人敌一门”的奇迹,但是他对量子力学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除了他那些神奇的思想实验对量子力学的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外,就是他本人对量子力学也有巨大贡献,量子学派诸神都因为量子力学获得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却没有颁发给这位老师。
粗略算起来,爱神应该获得六次诺贝尔奖,就算去除量子力学,也应该有五次,可为什么只给了爱神一次呢?
只因为他的犹太人的身份,诺贝尔奖从来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奖项,获奖理由的背后总是显现这政治的幽灵。
不过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从来不是因诺贝尔奖而增光,而是诺贝尔奖因爱因斯坦而荣耀,这样想来,获得几次诺贝尔奖也无所谓了。
要是对文章感兴趣的话,麻烦关注一下公众号“科学史话”,有更多精彩等着你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