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1日,我刚从美国回来,小区贴出公告:8月31日实行垃圾分类投放。翌日,楼长挨家挨户送来小礼包,里面有两张宣传铜版纸,一张是小区居委书写的《致居民书》,并附有垃圾厢房具体位置;另一张是《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和《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图解,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至今,这两张仍被钉在玄关的松木板上,舍不得扔。
2018年8月31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垃圾分类”不再是口号,它真正地诞生在我们的小区内。从《致居民书》中我得知“垃圾分类”自世博会那年起就已列入实事项目,一直到2017年我所在的街道撸起袖管先在个别居民区正式试点开展,化口号为实际,如今这股风潮吹进了更多的小区。
我是极其兴奋的!2013年游学日本,垃圾分类一周,惊叹日本的分类细微,回国后念念不忘,常常在马路边的垃圾桶思考“这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2016年交换到德国学习,垃圾分类半年,房东爷爷每天视察四大垃圾箱:混合、包装材料、废纸品、有机。在那半年里,我真正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如何正确投放、如何在投放之前清洁垃圾,比如,回收奶盒前先剪开,用流水冲净,再晾干、最后压扁投放。德国虽不比日本精细,但也足够让新手头脑风暴半晌。回国后,主动在家垃圾分类,可走出外头,手下的垃圾与我一起茫然,垃圾三轮车一股脑把回收与可回收混为一车拖走。之后2017年赴美实习一年,垃圾分类整一年,美国的垃圾分类比日、德简单多了,也宽松多了。我所在的小镇,公共空间垃圾不分类,公寓里垃圾分类无人强制,丢错了也无任何后果。但办公楼里的垃圾分类就严格多了,四个垃圾箱,图文并茂提示:厨余、报刊类、饮料瓶类;生活垃圾,纸箱压扁放在一边。居民社区(独栋门户)的垃圾分类和日德类似,回收日子推出垃圾箱,街边形成了一道“垃圾箱和垃圾袋排排坐”风景。那会常常盼着国内也能在垃圾分类上追上发达国家。
这一愿望竟然成真!当我在“朋友圈”激动欢呼的时候,同龄人冷静地泼来冷水:“只是摆摆样子而已”、“分类投放,一起运走。”我想这阵势已与往日不同,要不拭目以待。
小区为垃圾分类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志愿队伍。垃圾分类第一日,一个志愿者刷卡,另一个在厢房边一个个检查、指导、监督——“湿垃圾里不能放餐巾纸”、“湿垃圾的垃圾袋请放在干垃圾桶”……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在暑日的最后一月达到了高潮,它如湿热的空气焦灼在每一个居民的心头上:“垃圾分类投放时间太早了吧,我们白领哪里有时间啊。”“定时投放太麻烦了,虾壳鱼骨头在夏天可有味道了。不立马丢掉怎么行啊!”“这个垃圾分类是做做样子还是什么呀。不要又要雷声大雨点小哦。”“也不知道花这么大力气,能持续多久哦。”“垃圾运输真的是分门别类的吗?”“到冬天了怎么办呀,要走那么长的路倒垃圾哦。冷死了要!”“哎哟!湿垃圾还要这么打开来倒啊,哎哟哟。有点脏。”……
在垃圾分类实行的第一个月,每天早上和傍晚都有许多阿姨爷叔围在定点旁,忽然间倒成了退休人员新的聊天聚集地,但他们的聊天内容改头换面了,不再拘泥于家长里短,而是关于垃圾分类的种种——慰问志愿者、了解运作情况、谈谈心得,这看似是新闻媒体记者的活儿,可在这里成了日常的一种问候和随聊的切入点,他们甚至会聊到邻国日本:“我去年去日本玩,那边垃圾分类很发达,哎呀!我们这也开始了。羡慕别人,倒不如自己做好。”
我所住的楼栋片区,居委没有为我们建立定点,但搭建了流动分类点,和定点的区别是垃圾厢房成了垃圾桶,刷卡志愿者不在小亭间而在外头,加配专门的分拣员志愿者监督和保安巡视。退休阿姨和爷叔眼光长远,他们说:“你们到了雨天和大冷天怎么办呀!得让居委想想办法,你们太苦了。”很快,流动点搭建了帐篷,天冷一点的时候,安装了塑料透明帘幕,我想进入冬季,大家一定会为分拣员想想办法,如何在外头监督投放、分拣湿垃圾的时候保暖身体,毕竟分拣志愿者都是古来稀的退休人员啊!
从未感受过新式邻里间如此团结一致。我也慢慢察觉到某一种变化随着季节的更换向阳生长。抱怨的言语少了,多了自觉投放;分类习惯渐渐习成,生物钟内多了垃圾投放时刻;门口随地堆放的现象少了,投放时段内小区多了拿着垃圾袋行走的人;随手让分拣员投放湿垃圾的少了,自己打开垃圾袋投放厨余的多了。在一闪而过的六十日里,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的契约悄然建立。三天习惯意识,二十一天习惯养成,六十天过后,垃圾分类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且继续有序前进,我们无意间看到过收集湿垃圾的垃圾车,也看到外头的大型垃圾压缩站改头换面,我们拿起报纸读到别的区也在如火如荼开展垃圾分类,我们这时才确认了“眼神”——原来垃圾分类真的,真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当我再次图文并茂告诉朋友圈,同龄人纷纷点赞,不得不信,而我也为自己能加入国内垃圾分类弄潮儿感到自豪。再看那一日楼长发来的两张宣传单,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一桶桶垃圾分门别类进入中转站,再进入工厂、企业,摇身一变——重生。不只有那些垃圾能因此重生,还有我们宝贵的土壤,不再受污染,重生生命,或生长植被,或复现田园,还有我们自己,重塑人格,真正转变思想,精致地对待垃圾也是精致地对待环境和我们生命的未来。
小野史还在进行着,看!老公房也开辟了垃圾分类厢房。慢慢地,写字楼、购物广场、公共空间也会进入我的垃圾分类小野史。我相信就在不远的将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