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读书记录

2017年读书记录

作者: ZhangCc_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18:07 被阅读74次

    10月7日

    《富爸爸穷爸爸》

    这本书是洗脑神书,一定要读,但是整个系列有点罗嗦,看一两本就够了!一本!

    我来总结一下,这本书讲得就是这些内容:
    1、找好的工作
    2、存钱
    3、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节约开支存钱
    4、 把存下来的钱买资产,绝不持币
    5、资产就是可以给你带来被动收入的东西
    6、 当被动收入超过你的开支的时候,你可以把所有的时间拿来创业
    7、 奔向财务自由

    其中,最重要的是3,和5。
    但是就我所见,绝大部分人做不好3,看不懂5。


    9月14日

    《与神山对话》 [美] 龙安志

    这本书讲述了为了寻找神秘的香格里拉,作家兼电影摄制者龙安志踏上了中国云南的茶马古道,途中穿越昆明、大理、丽江、泸沽、中甸和卡瓦格博(现被人们称为梅里雪山)。在那些已发展为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的城市里,他了解了日渐衰微的少数民族文化(如白族、傣族、彝族、纳西族里的摩梭人),遇到了许多为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和特质而与现代化发展的冲击进行抗争的人,其中包括中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他们与他一起分享屹立在“云之南”这块土地上的神山的故事。对居住在云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来说,这些神山是多么的神圣啊!

    请告诉我,什么是香格里拉?通往香格里拉的路在何方?

    要想找到香格里拉,就要沿着茶马古道走,它将指引你从大理到丽江,穿越虎跳峡抵达中旬。沿途有许多神山。如果你想听到灵魂的话语,那么我建议你去寻找那座山。
    ——舞蹈家 杨丽萍
    香格里拉不仅是从哲学角度来看的理想,而且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精神超越物质的地方。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 齐扎拉
    香格里拉在心中。实际上,香格里拉就是香巴拉。在藏传佛教中,香巴拉王居住在人们心中日月之间的王国。
    ——贝鲁钦哲活佛


    八月份

    《人间失格》太宰治

    一本可怕的书。
    它沉重么?沉重。
    它灰暗么?灰暗。
    它压抑么?压抑的像条狗屎。
    甚至当你读过一遍以后,每次看到这本薄薄的书都会感觉自己看得到那从书页间溢出的污秽怨念。它的可怕之处不在它有多么灰暗,而在于它那能让每个人都在书中找到自己影子的代入感。

    从在聪慧精明中度过的童年,到不断扮演丑角来确认自己价值的青年,再到最后吸毒酗酒、染上肺结核病的结尾;叶藏一生中的每个瞬间都充满了绝望的气息,而这种绝望又在太宰治平静的文字间被无限放大,让人每次阅读都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叶藏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账,他抽烟、酗酒、嗑药、乱搞男女关系还老是偷女朋友的衣服换酒喝。而他又是个可怜的人,父亲的压力、世间的恶意、无奈的伪装;丑角的假面隔开了那些伤害,却也让他再也无法感受到世间的关怀,最后变成了那个连小小的幸福都不敢拥抱的胆小鬼叶藏。

    真是幸福的母女俩,我这种混蛋夹在他们中间,只会把他们的生活弄得更糟。

    良子的出现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救赎,这个如神一般纯真的女人对于伤痕累累的叶藏来说是世间唯一的治愈;而良子被强奸后,他这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世界的玩笑一般,将叶藏向绝望与沉沦的深渊中推去。

    假如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都是太宰治在一勺一勺给你喂屎吃的话,那么自从良子被强奸后,故事就变成了太宰治撕开了你的喉咙——往里面灌屎。

    第一手札跟第二手札就像是一把精心保养过的日本刀,当它划开你的咽喉时你可以在痛楚中清楚地看到刀刃上映照着自己的模样。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跟叶藏有那么几分相似,童年中来自父亲的压力相当庞大,尽管时常会被冷落,但那庞大身躯投射下来的阴影也会让人发怵。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对第二手札中的叶藏感到十分亲切 —— 像个小丑一样舍去自己、用怪诞的行为与言语向他人献媚一般地搞笑、在他们的笑声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样,重复着无意义行为的叶藏。

    我尝试着模仿劳埃德的样子作一番致辞,这更是惹得她们捧腹大笑。从那以后,每逢镇上播放劳埃德的电影,我必坐在台下,私下里揣摩他的神情举止。

    叶藏十分自卑,同时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为自己一旦揭开丑角的面具就会被这世界抛弃,却又自大到对那随时可能抛弃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

    总之,不能碍着他们那些人的眼,我并不存在、是一阵风而虚渺的,我越来越强烈地这样认为着。—— 人,是不会自我教授妙谛真言的。若连这一点都懂,我根本就用不着如此恐惧、拼命讨好人们了。也用不着与人们的生活对立,夜夜尝着地狱般的痛苦。

    我甚至觉得,不管教室,还是宿舍,都无非是被扭曲了的性欲的垃圾堆而已。

    太宰治真的很厉害,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充满希望到绝望再到捡回希望最后回归绝望的一生,作为一代文豪的遗作,《人间失格》被认为是太宰的自传,或者是这个厌世的鬼才给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点小玩笑。生而为人,对不起。

    回到开始的三个问题:它沉重么?沉重。它灰暗么?灰暗。它压抑么?压抑。

    而吊诡之处在于,细细品味,仿佛又看得出一点不那么消极的影子。叶藏的悲剧来源于他过于感性敏感的性格和那个讨厌的时代,即便在世界的恶意与身为异类的压力交织出的悲剧中,叶藏也努力地尝试过融入这个世界,他的的确确想过好好地活着。即便是在这样压抑绝望的氛围之中,太宰——那个抽烟、酗酒、嗑药、自杀未遂的太宰治也依旧借着叶藏之口说出了:

    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的。

    他这么相信着,这难道不是全宇宙最棒的正能量么?我一直相信,太宰治不仅仅是那个留下一部《人间失格》就投水的太宰治,同样也是那个写出了《奔跑吧,梅乐思》跟《心之王者》的太宰治。就像我愿意相信,大庭叶藏不止是那个沉沦于厌世之中的大庭叶藏,同样也是那个神一样的好孩子。

    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1月19日

    《静默》 [法] 维罗妮克·普兰

    一部以聋哑人孩子的视觉展现的聋哑人的世界。写出了聋哑人他们正常的孩子与聋哑人两个极端世界的对比和冲突。

    “父亲说他情愿有一个聋哑的孩子。”普兰说:“我很理解父亲。我理解他,因为如果是我,我会说一样的话。如果我是一个聋哑人,他和我的交流会简单很多,他就可以帮助我完成学业,帮助我解答职业上的难题。他就能够传承,能够帮我规划,能够支持我。”

    1、一种童年

    聋哑的哑并非真的哑,丧失听力功能使之失去模仿说话的能力,能发出声音却不懂如何去说:聋是因,哑是结果。和聋哑人对话,总会看到他们的手指、胳膊、脸部,身体集体出动,常伴着喉咙深处滚动的粗瘪的呃啊呃啊,他们本身像带着一台信号不太好的收音机,动不动就滋呀滋呀扰人清净。

    普兰出生在一个如此静默又如此喧哗的聋哑家庭。她费劲儿地学习哑语手势,费劲儿地和父母进行交流,费劲儿地读懂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边界。从小起起,她就知道哭没有用,做噩梦不能叫、上厕所没纸巾只能无力望天,顺利的交谈必然是从拍拍父母肩头或走到他们眼前开始,口头语言一无是处。而父母在公众场合发出不自知的噪声更让人狼狈羞耻。但作为一个特殊环境下长大的正常小孩,会在语言面前苍白无力,也会非常渴望说话,总要腻在在外公外婆的房间,狠狠“用话语灌醉他们”。

    一边混迹在多元的声音,一边沉默在寂静的空间,似乎比较幸运,至少可以听见和说话。悲哀的也因为可以听见,所以烦恼更多,世间冷暖更透彻。

    对于一个有声孩子和无声父母的家庭,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书里有段话是这样写道:“父亲说他情愿有一个聋哑的孩子。”普兰说:“我很理解父亲。我理解他,因为如果是我,我会说一样的话。如果我是一个聋哑人,他和我的交流会简单很多,他就可以帮助我完成学业,帮助我解答职业上的难题。他就能够传承,能够帮我规划,能够支持我。”可是面对一个正常的孩子,他什么都做不到。她说理解。这理解包含了多少不言而喻的感同身受不得而知。

    书里提及的频率很高的词儿是,两个世界。她和父母是两个极端的世界,谁也难以走进谁,即使有爱做牵引,也无法真正融合。遗憾的事有听不到的声音,也有和最亲爱的人隔起无法跨越的距离。

    在静默的世界中,普兰不会表达爱,在有声世界里,爱不被表达。她无法流利地说出个人情感,也就是无法说出“我爱你“,嘴巴很硬,是个健康的哑巴。

    从字里行间其实就不难发现,是没有丝毫关于爱的语言的,内心情感只涌动在内心世界,抑或在手势中,在眼神里传递,从不化成语言自嘴间流淌。爱很牢靠,只是少了一点听人说爱的幸福,较酸涩。

    2、一部本该简单却满是艰难的成长史

    如果换做其他记录型文字,这只算是一部简简单单的成长史,书写者又是经历者的普兰写下了从婴儿时期起和父母生活的各种小片段,但因聋哑父母的存在而变得不同。她的文字底下,方方面面,明明暗暗,都表达了他们在交流上不可回避的某种缺失,展现了聋哑家庭的困顿,让本书清晰而深刻。

    然而普兰没以煽情煽动人心,她笔触简洁、克制,虽有满是情绪的现场呈现,也不乏旁观抽离单纯还原。尽管场景多是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搞怪,可是有一种在深秋掀开棉被的寒意,仿佛说着,事实就是事实,语言掩盖不了,文字无法修饰,他们的残疾,就是带给了他们与别不同的生活经历。

    虽说每个人都享有同等权利和待遇,可人一旦失去了常态,少下常人拥有的东西,就会不同。这点来看,古往今来,至今不变。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许多有明显肢体残疾、畸形的人通过畸形秀谋生,忍人围观,遭人讥笑。而在后工业化社会中,通过生产力的表现,对残疾进行论断,分离和排斥这一群体。“不能正常工作的男人会被看作像女性一样“无能”的个体。与此同时,相较于正常女性而言,残疾女性更难实现她们的性别角色。她们在婚育方面会比正常女性面临更多的困难。”此时的残疾是实实在在的悲剧。若对比如今情况是大有改善,但实际发生也颇为相似。

    书中,你能看到作为聋哑人生活中的尴尬和很大的不同。比如普兰和父母乘公交,父母发出不合时宜的声音引人注目,那注目的眼神和作者的愤怒,是不同;进家门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是“笨蛋”也能换来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冷漠的玩笑和永恒的温柔是不同;同学来家做客,妈妈站角边像个侍从尽量隐身,并没有改变场面持续的僵硬,这是不同;吉舅舅出演哑剧,不自知发出咕咕囔囔的呻吟而惹得观众爆发疯狂笑声,自己却兀自漾起幸福的微笑,这疯狂的笑和幸福的笑都是不同......

    兴许读来有些泛冷了,心脏如同滴了柠檬汁,酸酸涩涩地揪了心。就像我们在地铁上碰见的两个手舞足蹈禁不住就投去几眼的人;就像身有畸形走在大街上被受瞩目的人;就像你的缺点绝对暴露还让人评说却得不到丝毫鼓励安慰的时候。事实上,情况正是那样,缺了一角的生活和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并不对等,这之间的差距让他们难堪,让我们残忍,无论我们是无知抑或有意吧。

    于是我想,无声世界里的静默,那种真正的静默,是在剥夺生命基本权利的同时,被无意识孤立的后果。静默不是声音上的不知如何表达,而是内心的感情不知如何抵达。缺失了交流的家庭,更是如此。

    普兰用她成长的特殊性讲述了聋哑家庭的艰难,这种不易让成年结婚的她,忍不住担忧出生的孩子是否会有遗传聋哑不太健康。看吧,健康的家庭是人们期待的,不幸之所以不幸因为它浅陋的假象根本蒙骗不了任何人。

    “在极大程度上,这要求他们‘掩饰’残疾并尽可能地表现‘正常’,或设法去做一些‘普通’的事以‘适应’社会。这就意味着,听障人士要使用的是能让他们听见、能让他们学习唇语和发声的技术,而不是手语,手语会让更多人注意到他们的聋人身份。” 一度,聋人被强制掩藏,手语被极力屏蔽,这不单单是说明歧视的根深蒂固,这样去逼迫有遗缺的人走向“正常化”,更暗含了无视残疾人困厄的冷漠心态。

    3、一种填补缺失的行动

    然而,你真的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残缺家庭艰难的一面,即使他们有强大的内心去抵挡挫折,但不同于常人的生活以及生活的种种不易,不能假装无所谓。残缺的那一面需要积极填补,而非放任自流,也绝非矫枉过正能够解决的。

    现如今的普兰,翻过羞愤的成长过程,经过艰辛的两代人的交流磨合,小女孩终于长大,用特殊的经历换来她与众不同的王牌。她已多年致力于手语戏剧表演,在语言要分国际的时候,发现手语文化具备国际通用的妙处。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七七年,普兰的父母为争取聋哑人的权限发起了一场游行,目的是推广哑语文化使其成为大众认可的语言方式,尽量缩小聋哑人与外界的隔阂,他们的举动,革命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1月15日

    《岛上书店》加布瑞埃拉·泽文

    平凡的事,也能带来美好和奇迹。

    书店里吸引该来的人来。 我喜欢跟喜欢讨论书的人讨论书,我喜欢纸,我喜欢纸的手感,我喜欢书插在裤子后兜里的感觉,我还喜欢新书的味道。

    好的婚姻,至少是一部分阴谋。

    A.J. 知道阿米莉亚不是十全十美,阿米莉亚也知道A.J.绝对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这种事。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我四十三岁了,这些年,我学到的是爱过然后失去只有更好,等等等等,和跟某个你并不是很喜欢的人在一起相比,更好的是一个人过。

    《岛上书店》讲述的是爱妻因车祸去世,书店危机,连唯一价值连城的《帖木尔》也被偷的A.J.费克里在找寻宝贝《帖木尔》的有一天,忽然发现一个神秘的包袱就在自己的书店里,而包袱里居然是2岁多的玛雅,这个漂亮可爱的玛雅触动了A.J.费克里,并最终收养了她。而在抚养玛雅的过程中A.J.意外的发觉生活开始往好的方向一直发展,他和出版社女业务员阿米莉亚结婚了,警长兰比亚斯组织了读书组,让警局的人员爱上了读书和讨论,他小姨子伊斯梅和警长结婚了。玛雅爱读书,也爱幻想,A.J.因为《迟暮花开》重新认识了阿米莉亚的内在美,这两个因为书,发觉对方就是自己想找的好人,最终结合在一起,而伊斯梅和兰比亚斯,在丹尼尔过世后,两人最终也走到了一起。这一切皆因书和书店把这些生命连接在一起,他们一起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并收获了想要的平淡生活。

    整本书只有淡淡的亲情、友情、爱情,在字里行间叫嚣着,生活本来就是简单的过活着,这些人在加布瑞埃拉.泽文的笔下,鲜明的活着,却又不张扬。他们就如我们身边的某些朋友,向往自由,突破困境,终于等到了那个懂他们的人,陪着他们一起走完了余生。文中最后,虽然A.J.因为肿瘤过世了,书店也差点被放弃,最终由伊斯梅和兰比亚斯接手了,阿米莉亚为了玛雅的学业选择了辞职后,接替的雅各布也是爱书的人。而这些恰恰又留下了些许的悬念,也许会有续集。我想所有爱书的人都应该翻翻这本书。在这个中国掀起了“阅读热”各种“名人推介书单“肆意宣传的年代,其实读书应该就如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只是件很平凡的事情,但是这件很平凡的事情,却是唯一能够给我们带来奇迹的事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读书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x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