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坐在老满、老陈、老李几位发小面前,我认为他们几个人都有了些许变化,虽然将近一年时间,口若悬河的依旧是房价、资产净值、生理需求这些低层次话题,但并不像以往那么犀利了,针锋相对了,更多的是言谈间的互相迁就,以及尚可的对彼此生活方式的尊重。
他们都是含着金钥匙的皇城根儿胡同儿娃,从出生那天起,父母留给他们的资产净值就有两千万之多,而且,更令人内心欢欣鼓舞的是,他们的父母都是勤俭节约的老本本分人。时代的洪流造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小生在并不富裕的家庭,而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巨大经济动能,又让资产价格一飞冲天,两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结合,各自继承祖上两三代的房产,到今天这几位独生子女手里,这笔财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但我想即便是这样,仍然有很多人的生活,并不如看上去那么如意。也许完美,也是一种匮乏,当物质丰裕之后,在近乎无限的消费欲望下,久而久之,仍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毕竟,这个世界上,最没用成本的事情,就是在内心中产生欲望,一个欲望接着一个欲望,在一个欲望之上,还会有另一个欲望,钱对于任何人来说,永远都是不够花的。看到社会上某些新闻,某个名人或是企业家的孩子,坐拥亿万家资,还会有很多烦恼,人们总不禁感叹,“那么富有,怎么还会有烦恼,会感到痛苦呢”。其实这个社会,就个人财富而言,始终是划分无数个层级的,就如千层饼一样堆叠在一起,不同财富数量的人,都对应着不同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各个层级的人,也因自身拥有的资源以及所处的圈层,无形中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茧房。
对于财富的感官、欲望的升腾,都受制于自身所处于阶层的要素。一个工薪阶层不会渴望拥有夏威夷的豪华游艇,但他却想在市中心拥有第二套住房,但当他用了更多,直到可以启及豪华游挺时,他会渴望更多,会有更多的不满足。欲望,就是个如此可怕的东西,它就像永动机一样,永远的生生不息的运动,驱动着人们去产生更多想要的东西,直到生命耗尽最后一点时间。
没有人希望自己毕生的资产在逐年贬值,即便已经拥有了足够多,一生下来就已经是千万级富豪,但仍然会孜孜不倦的追求财富的增长,似乎自己的人生,就只是一串数字,或者几张红色的房产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孔,但内心中,却都拥有同一张面容,同一种期许。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和朋友们聚会聊天的原因了,因为永远是房价、股市、女人、孩子,我很少听到有人的言谈中,自己有过那种跟利益不相关的热爱,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当然,饭局中,也会有不少言谈中的爱好,但那些爱好,只是间接标榜自己成功,或是博学多才的鼓吹工具。所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群索居,因为我真的很想活得真实一点。
这些我曾经热爱的社交活动,已经成为打破我宁静生活的噪音,我想,在未来,我要做的,就是尽量相处各种真诚,但又不伤及感情的借口,拒绝赴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