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开了读书课,不断有老师问我,席老师,你为啥不开写作课?你的写作课什么时候开?
我先做个调查问卷,假如我开付费的写作课,您会参加吗?
您觉得写作课多钱你能接受?
您觉得课程多长时间合适?
01我开写作课,您会参加吗?
会还是不会?
感谢您的信任。我其实不配开设这样的课程,因为我这些年一直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没有发表论文,没有在核心期刊出现过,更没有出版一本书。在某些名师眼里,我屁都不是。
02我不开写作课的理由
最起码是2024年,我不会开写作课,理由有三:
第一,写作能力的提升,单纯几节课解决不了。
七节课,二十一节课,可以讲一些如何起标题,文章结构打造,金句如何写。但写作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阅读,阅历,个人实践,都是决定写作质量的关键。
阅读的数量、范围,一个人的人生阅历,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董宇辉问李娟,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李娟回答,不好说,怕误导读者。
白岩松在被问及最喜欢的一本书时,回答是《新华字典》。
这些都说明,阅读习惯是很私密的事情,怕公众以此进行炒作。
海量读,多做成一些事,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才能把写作的范围拓展开。有老师一放假,没有了与学生相处的故事,就写不出文章,就暴露出自己生活的匮乏。
第三,坚持每天写作很难。
尽管一些专家极力反对日更,因为这会严重损耗一个人的精神和精力。与其说日更,不如深耕,是大咖们的观点。
我也承认,想写一篇论文,没有半个月乃至三五个月很难。
但对于我来说,不配写高深的论文。一是资历,二是身份,三是站位。比如我写《论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振兴》,立马会有人跳出来说,啧,啧啧,你一个乡村教师,居然敢对教育指手画脚?你有什么资格?
所以,我只能写一写口水文章,快餐式的文字,就像专家可以做国宴做满汉全席,我只能做个鸡蛋灌饼,买个豆浆,因为我也要生活,糊口而已。
我可以坚持每天有内容写,但无法保证我的学员每天都有话题写。即便我出一个题目,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坐在电脑前一两个小时,一个字也写不出。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03想学习写作,我的三点建议
像大象吃草一样读书。大象是如今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靠的是吃草、吃树叶、吃水果、粮食作物等,不停地吃。所以,才造就了庞大身躯。
像秋蝉一样发声。总有朋友写文章,羞羞答答,不敢发朋友圈,不敢写真名,不敢公开发布。秋蝉为何拼命鸣唱?因为它在地下蛰伏了两三年,甚至十几年。我们就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公众号有句宣传语:再小的个体,也是一种品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勇敢为自己而鸣。
像蜗牛一样慢慢坚持。我打字速度很慢,一小时基本上能写四百多字,但慢就慢一点,多写一会儿。我读书也慢,我就早起晚睡,多花费一点时间。就像蜗牛,沿着葡萄藤慢慢爬,即便错过了今年,那就等到明年葡萄成熟。
写作课,我是没有勇气开设,你想听,等到我有足够的资本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