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生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为什么老子要将这三句话作为人生的三个法宝呢?老子认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第一个法宝“慈”,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古圣先贤,如孔子、佛陀、耶稣都特别推崇这种境界。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佛陀提出“众生平等”;耶稣提出“神爱世人”和“博爱”的精神。这些都是“慈”的具体体现。那么“慈”是不是特别难达到?其实“慈”就像水中的月亮,当我们把水中的杂物捞出之后,水面变得特别平静和洁净,月亮就可以呈现出来。同样的,当一个人把自己内心的私心杂念去掉之后,他的心自然就会获得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情怀。
第二个法宝“俭”,俭不仅仅是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俭,更揭示了当一个人超越了小我之后,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得非常的低,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去讲究生活的品质,或者说故意去炫耀自己生活的品质。相反的,他会对自己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对自己的生活看得非常的恬淡、非常的简单。从不铺张浪费,更骄奢淫逸。
第三个法宝“不敢为天下先”,讲的并不是保守和谦虚,也不是指不让人去创新、不让人去发声、不让人去伸张正义。而是提倡人永远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面,要把别人的利益看得很重。在面对自己利益的时候要表现得非常的超然。不可去斤斤计较。就像在这次新冠病毒的抢险工作当中,很多医护人员冲到前线去救助病人,他们有一种以“慈悲之心,救含灵之苦”的信念和决心,将自身安危放在第二位。
不管你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只有把以上三项当作人生的法宝,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否则将永远陷入自身有限的格局当中不能自拔,蹉跎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