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文、随笔的合集小说。文字特性很刘瑜很王小波,换句话说可能更合适:用最不正经的方式过活着最正经的生活,然后又用最不正经的话术记载着最正经的生活内容。
人大本硕,哥大博士,哈佛博士后,剑桥老师,清华教授,刘瑜有很多名头,由这些名头带来的我对其的敬佩之情,都不及这本书给我的阅读快感所带来的对其文字的喜爱之情。
本书是刘瑜在博客里几年间的记录,那时她可没想过要出版,它不会讲究篇幅长短,辞藻华丽,是否符合大众的口味,它只是记录,吐槽,幽默着,这种幽默和王小波的幽默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脑子里奇思妙想,充满了弗洛伊德式的意识、潜意识与无意识的天马行空,但又不失逻辑。无意识地脑洞大开并且及时地用理性思维梳理,贯穿。
前半部分写得很有趣,读起来让人赞不绝口,欲罢不能,把政治,历史,文化,能写得这么风趣幽默确实不易,阅历丰富,博才多学,让人受益匪浅。
后半部分,基本上是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一个人国外求学六年,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去过的地方,所经受的痛苦,寂寞,无助,思想和文化的碰撞。
不管是谁,读了这本书,总有一些观点,句子或者段落,是让人无比认同的。
从她的文字里,处处可以看到对现实的思考,她把生活里一个个灵魂拎出来拷问,但不说破,点到为止,能get到的便得道,get不到那就当看笑话,刘瑜的才情、智识、幽默,妙语连珠,总是让人欣喜和不知不觉笑出来。看此书也喜欢上了刘瑜,一个有趣的灵魂。
读她的书感觉像喝一杯韵味悠长的茶,每喝以后都有回味的余地,越回味越想喝,越想喝越舍不得。 这杯茶不但养生,回味对味蕾和大脑的刺激简直不能再愉悦。
一本随笔,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本书其实并不适合一口气读下去,杂文集的著作总是包罗万象,太多的观点令人来不及吸收便突然翻云覆雨的另一番景象。最好的阅读方式时闲来无事翻阅几篇短文,去跟作者共鸣或跟作者辩驳,然后等下个空闲之时再去品味几章。
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刘瑜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述自己思想,审视社会时局和身边各种生活细节。
刘瑜的文字很有张力,个性大胆,让我这个有些话不敢讲的人看得十分过瘾。平时我们深有体会的事,也许自己都不知怎样总结,她却能一针见血地直指要害。
一个知识分子,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细数人间世事,语言朴实而又犀利,观察细腻入微,思考深刻又不失广博。
读起这一篇篇小文就如同和一位老友,在悠闲的午后,品茗畅谈一样。在她的文字里,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智慧的凝练,情感的抒发,机智的辩论,无尽的探索。
有态度、有视野、有嬉笑怒骂、有讽刺与对抗、有小情绪、有大情怀、有闲趣、有博闻强记、有才华和猛料…… 毫无疑问,这是近两年读过的最有心灵感应的一本书。推荐之。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读一本书,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繁华,宁静皆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