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都没有好好写作。
身体累的两个胳膊抬不起来,周末从澳门玩回来全身像是被暴打了一顿,头脑也不清醒,昏昏沉沉的,总是想躺着睡觉。前两天都没有好好写作。
心情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心情好人的状态好,才能专注脑力。
我不知道别的人都是怎么坚持写作的,我的经验是,不能随意打破自己正常创作的节奏,生活节奏不能被轻易打乱,在规律的时间做固定习惯做的事情,灵感才会源源不断。让身体保持的静止的状态,脑力才能更加的专注,一旦由外界的环境和干扰分散掉了注意力,身体和大脑都需要花费很久的时间去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身体和大脑都有固定的模式,形成了习惯之后不要轻易去打破它。乱花渐欲迷人眼,陌生环境分散人的脑力,转移脑力来去记陌生的事物,和提高对陌生环境中存在的潜在不安全的警惕心。
没有写作状态的时候我就阅读,无法输出嘛,那就输入,阅读、看视频、听博客,都是输入。
昨天继续读了《创作者神奇的一天》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作家,叫什么温什么的,忘记叫什么了,他说如果要等到灵感来了再写作,那他一年只能写三篇。
很多的大作家都是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坐在书桌前,无论有没有灵感都开始写起来, 写着写着就有了灵感。
现在我喜欢把写好的段落分成句子来布局, 一整段如果太长的话,想必读者看着很压抑,我自己也看着也压抑,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堆集在一起,心理上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于是就最多三四行,甚至两行就分一段。 留一些白,让文章布局看起来美观。这让我想起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一个广告,一个小女孩画画,总是画满整个纸张,她的奶奶拿起画笔纠正了她,并告诉孙女说“画画要留白,人生也一样。”
我把长的段落切割为几个短的段落,一是为了让读者不感到压抑,能带着视觉和心理上的轻松感继续读下去; 二是让自己在输出的时候,能轻松点地写下去, 同样消除消除视觉和心理上的压力。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在阅读输入时分析文章,分析句子,分析词语甚至每个字的能力。 这样在我写作之外,输入的时候,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可以消除畏难心理,一点一点去啃那些大作家的文章,模仿他们的用词、用字、对句子和段落的安排。 我也总结到,仿写,和拆解文章是非常有效的的练习写作的方法。
不管写什么,每次写的时候我都发现我会不由自主地由一个点联想到另外一个点,时间久了,我想起意识流小说,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我对意识流小说还不是特别的了解,待认真读完《墙上的斑点》,我可以考虑是不是可以尝试写类似类型的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