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了不起的我》这本书及其作者,是从得到APP上获得信息。近期用了1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将这本书读完后,虽然收获没有想像中那么大,但却学到了一些之前没有的想问题的视角。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地方如下:
1、看清选择
在“看清心中的恐惧”这一节内容中,作者给出了“x光免疫法”这个心理分析方法。我们在做一些决定时,经常会陷入纠结之中,尤其是这决定越重大,纠结的时间往往也越长。这是人的本性,非仅我们一个人如此。
那么该怎么去分析呢?作者提出,首先我们应该区分,这个选择,到底是个经济选择,还是一个价值选择。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改变自己,只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比如,在一个二线城市,你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月收入1万,但你对这个工作并不认同,认为它没有价值,自己除了挣钱并没有其他收获;而你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想尝试写小说,而在两三年间或更久,也许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在做选择时,首先应该分析,自己是在做一个经济选择,还是价值选择。如果你的经济状况能够支持你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更多的应该考虑价值;如果温饱问题还未解决,那写小说暂时不能作为唯一的谋生手段。
2、环境场的重要性
不论是对工作还是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场十分重要。比如我在家中会划定一个专门的工作区域,虽然它就在客厅中,但是当我在那个区域坐好、打开电脑之后,就能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而在卧室,如果非要工作,那效率则会大大降低。如果要读书,我不会在这个工作区读,因为环境场不对。同理,我从不在电视机前尝试工作或读书,这也是因为环境场不对。
3.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课题
自我发展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内心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所处关系中,也应逐渐成长。我们处于不同的关系中,面对不同的人生课题,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生课题也各不相同。而且,在处理一件事时,我们面对的课题也不同,应该用课题分离法来各自完成各自的职责。
比如,我一度是一个很少拒绝人、很少说不的姑娘。比如工作中、生活中,领导或朋友提出的要求,我会尽可能满足。这多少有些讨好型人格的因素,当然这不是讨论的重点。现在回想一下,比如朋友拜托我去做一件事,如果违背心意,我做了后又内心对朋友产生抱怨,认为她不应该提出让我两难的要求,这自然是不对的。首先,朋友提出要求,这是她的课题,她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课题而已;到我这里,我的课题是,要不要接受这个要求,并提供帮助。在这个选择上,我是有自主性的,我不能勉强或影响朋友提不提要求,因为那是她的课题,但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我在不愿意做一件事的情况下答应去做,那只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是自己对课题的答案,和朋友提要求这件事是无关的,所以责任在我。而如果我拒绝了,朋友因为我的拒绝而对我产生恶感或差评,甚至和其他朋友贬损我,那又是她的课题,与我无关了。这样想来,课题分离却是是很重要的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