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就是你的隧道,就看你能不能把它走通。
“你居住的地方决定了你是谁,你与自己的住所越息息相通,你的自我就越与它难舍难分。一个人选择居于何处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反映了你的内心的渴望——威尔斯《托斯卡纳艳阳下》”
第四部分,孤独与创伤
现代主义为什么比较歌颂孤独?因为19世纪工业化发展的高峰期以后,大工业,那种普遍化的东西,中庸的东西多了起来。所以艺术就想追求自己的一种个性、特别性、创造性。所以对大众文化、社会文化就会有排斥感。这时候就特别强调一种个性,那么文学里面、艺术里面,对于孤独,孤独变成一个正面的东西。一个人孤独说明他没有同流合污,说明他很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如果在古典时期,像希腊就特别排斥孤独。因为希腊人喜欢社交,喜欢阳光、沙滩、交友。这样,孤独就变成一个流离失所的人。所以古典时期向来是排斥孤独的。现代主义时期又对会孤独有很高的一个价值判断。我们原来都是家族社会,所以我们是不喜欢孤独。人生来我们的定义里面,就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群体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友谊中的人,一个爱情中的人。人的角色都是跟别人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今天中国原有的一个惯性。
今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各种孤独我们都要品尝,下面孤独的体验会越来越丰富。一个人用什么生活支撑自己,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就是用什么东西来相伴人生。所以在现代社会里面,一个人的专业性就特别的重要。这个事业不是说大小,不是说钱多少,而是说你真心热爱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把爱只定义在一个人身上,那么一旦跟人的情感断裂,你就会陷入特别大的孤独里面去。但如果说你还有一个热爱的事情,那么这时候你就会从这个事情本身逃脱出来。但终究无论什么都不能替代人的爱情,替代情感,因为他构造出一个生命来,构造出一种生活的完整性。所以失恋在我们当代社会里,是最苍茫的孤独。这种孤独要靠什么来打破,靠什么去渡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生考验。
看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一个女作家正在庆祝她的一本书出版,忽然律师来找她,是她丈夫找的律师,跟她离婚,丈夫有个理由,说妻子向来写作收入高,她丈夫是一个收入比她低很多的人,所以他就要求在离婚的时候,房子归丈夫,大部分钱也归她丈夫,就这一个女性,弗朗西斯,从自己的生活中幸福感特别爆棚的人一下子变成一个,特别孤独悲哀的人。她没处可以去了。结果只好去那个很廉价的单身公寓。这种公寓号称“离婚公寓”。都是离婚以后没处去的人到那儿去住。弗朗西斯去了以后,第一天晚上摊开那个东西,准备看看书。隔壁的房间隔音非常的不好,一个男人在那里一会哭一会哭,弗朗西斯被他弄得很烦。后来敲墙壁,让他不要哭。对方一会又哭起来,对方最后说,你有没有空过来喝一杯?按理说一个女性,一个陌生男人隔着个墙,又是这样的环境,应该断然拒绝。但弗朗西斯却说,下次吧。这个话把弗朗西斯自己都吓了一跳。人在孤独中会做出种种想不到的,自己不可控的一种变化。她原来拒绝了她一个朋友,一个闺蜜的赠票,参加一个同性恋者的旅行团,到意大利去,她拒绝了。因为那是同性恋群体,她不愿意去。而这时候她发现如果自己再不去打开一个新的生活面,那么自己可能就会不可遏制地发生种种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后来她就去了,在托斯卡纳这个地方,这是意大利南部特别漂亮的一个地方,种植葡萄园特别多,古代的生活保留的特别完整。她忽然看到一个古老的房子,一下子发现自己很爱,然后她就可以在这个房子里重新开始人生。最后买下这个房子,开始一个人打理,后来也请了波兰的一个施工队,四个人来帮她做装修等等。她是通过自己来重建一种新的生活。
女作家伍尔夫说过,女人就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还有一点点钱。当然说的比较客气,她说的一点点钱还真不是一点点钱,而是很大一笔钱。她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人家问她,说一个女性应该要多少钱?她说500英镑。因为当时应该工人一个月才十几个英镑。她一个女性作家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有一个房间不说,还要500英镑一年。这就是很豪华的一个要求。但弗朗西斯来到这里就是从一个破房子开始,然后一点点重建生活。所以她那种孤独,夜里面一个人无所倾诉,下大暴雨,老鹰飞进来,然后一个人很恐惧,那种紧张,都不是适应。但是慢慢地一点点地跨越过去。
每个人都会经过一个隧道阶段,孤独就是你的隧道阶段。你能不能把他挖通,或者说你能不能把他走通。你走通过一次隧道以后,你以后再面临着新的生活的黑暗区的时候,你心里面就有一种力量去穿越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失恋造成的这种孤独,他给人带来的唤起的、带起的生活的锐气、那种追寻的力量,它其实是非常大的。没有失恋的孤独的话,人永远不可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这是在情感里面,很孤独最有联系的。就在失恋这个层面上。
从爱转变出来的恨很黑暗
还有一方面,爱也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失恋的创伤。他有时候会焕发出一种很黑暗的情绪。我们小说里经常会有从爱到恨的转换。本来是一个红色的热烈的情感,转变成黑不见底的那种仇恨。人就在这个过程里面败坏了,变得残酷。为什么残酷呢?因为残酷有理由,你负了我,所以我要报复你。就冲破一切道德,冲破一切规范,我做什么事都是合理的,所以就获得了这么一种表面上的,好像是非常可以解释的,这样一种巨大的沉沦。这是人生特别需要警惕的方面。
瑞士作家迪伦马特,他写的《老妇还乡》,你看着就觉得特别地残酷。那个62岁的克莱安,她回到故乡的小城。这个小城原来生活的还可以,但后来越来越破败。这个富婆回来以后,她宣布要给这个小城10亿元。
网友评论